楊青云畢竟只是大二的學生,基本功比易亞和宋坤實在是弱一些,實際上楊青云最大的優勢是兩世為人,知道科技為了的發展方向,這是他的先天優勢。
但是到研發上面,要真刀真槍的去展開工作,他就沒有什么優勢了,那得靠下苦工才能搞定呢!毫不夸張的說,楊青云現在學起來是每日每夜都不休,但是還是覺得不夠,而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他一個人躺在床上想這個項目,想到MP3芯片算個什么東西?這幾乎是最簡單的芯片了,可是這么簡單的東西,要做起來竟然如此復雜,像老高這樣的人都不敢輕視和小覷。
這讓他忽然意識到科技和研發絕對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的事情,需要大量的人才,大量的積累,而目前國家在這一塊的實力實在是太單薄了,沒有資金,沒有人才,沒有配套,難啊……
想到這些種種,楊青云不斷的給自己心理暗示,那就是不管多么困難都要堅持,萬丈高樓平地起,現在的基礎夯得越牢固,將來才有更多的可能性,才有更多的機會組織更多的人才去潛心搞咱們國家自己的微電子科技。
楊青云遇到了難局,另一邊司俏和張密兩個女人卻是得意得不得了,張密就不用說了,她的節目被衛視選中,項目已經立起來了,進入了籌備階段,籌備結束之后就可以開機做了。
現在的湘南電視臺,張密儼然已經是風云人物了,二十多歲的天才女策劃,一路平步青云,從基層地方臺開始,幾年的功夫成為了衛視節目的總策劃,這樣的事情在湘南電視臺來說簡直堪稱傳奇。
要知道電視臺雖然不是ZF機構,但是其內部也自然有一套規則的,如果不過電視臺搞了人才改革,張密是不可能有機會如此火箭躥升的。
而現在正因為人才改革,改革的目標是能者上,庸者下,摒棄了過去論資排輩的那一套,一切向市場看齊,一切用成績說話,張密就是改革之后第一批第一個冒尖兒的人,她想不出名都難。
張密行事風格強勢,領導風格非常的潑辣,再加上她本人偏偏又生得非常的漂亮,這樣的反差讓她更容易讓人記住,所以毫不夸張的說,張密現在是紅得發紫。
而司俏和陳然的合作也已經很愉快了,第一場唱片錄了十二首歌,其中主打的歌曲就是《秋天不回來》,另外壓軸的是《老鼠愛大米》,中間的十首歌也是青鳥唱片公司多年積攢下來的好歌,司俏的唱片的等級定為了“AA”的最高級,為了做這張唱片,公司調集了幾乎所有的精銳人才。
結果唱片做出來之后,果然一發行銷量就來了一個小**,第一個星期就賣了一萬三千多張。要知道在這個盜版橫行,互聯網免費思潮已經興起的情況下,司俏的唱片能有這個銷量是非常了不起的。
司俏通過唱片指望賺太多錢可能不太現實,但是對她來說最大的意義就是通過這場唱片,她徹底告別的素人,進入了演藝這個圈子里面。
接下來如果這張唱片的銷量能夠突破十萬以上,她在圈子中便能算是小有成就的藝人了,有了這個身份她便可以上通告,然后再看能不能唱一些電視劇或者電影的歌曲,或者是搞一些綜藝節目。
很多藝人都是這樣出道的,只是藝人出道之后要大紅大紫,那就是另外的一回事了。對司俏來說,她能夠成功的邁出這關鍵的一步,就十分的難能可貴了……
司俏顯然很高興,唱片發行之后第一時間就給楊青云打了電話,電話中這女人情緒很激動,眼淚嘩啦啦的流。
怎么說呢,她的壓力真是太大了,尤其是決定退學之后,她和家里人的關系搞得很緊張。如果她混不出名堂來,可能她老媽一直都不會原諒她。
現在……她總算可以長出一口氣了,她要約楊青云一起吃飯,楊青云苦笑道:
“你現在事業有起色了,我妮瑪現在到了煉獄中,算了吧,你不是還要宣傳唱片么?你先忙去吧,我現在也是忙得天昏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