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坤道:“程老師,既然有韓國的產品,為什么我們沒有看到?”
程雙道:“這個東西還沒有在國內銷售,孫普國為什么這么急?就是因為市場上已經有了類似的產品,如果孫普國不加快進度,這個項目就徹底沒有機會了,哎,到了那個時候現在所有的投入都打水漂了!”
“好了,先別說了,喝酒去!反正這個項目我們還是要繼續做!這一次我們被孫普國拔苗助長的一次,我們繼續研究,準備第三個改進版!”
相遇網吧,現在這里環境更好了,有了唐軍的悉心打理,一方面這里部分對外經營,另外倘若自己的兄弟來聚餐也有私密的空間,更重要的是一旦經營起來,不依靠這個賺錢,但是服務就要好很多,至少想吃什么,喝什么不用點外賣,自己店里就能搞定。
唐軍和陳博陪著大家喝酒,酒喝半酣,楊青云等人又說到項目的事情,一提到這個項目,大家的情緒就高不了。
要知道幾個人為了這個項目已經攻了快一年了,基本上可以說大家吃喝拉撒都在實驗室,楊青云搞這種一個月以上的閉關突擊都搞了好幾次了。
如果從學東西的角度來說,楊青云這一年成長得太快了,大學四年電子學方面的所有課程他已經完全搞定,不僅搞定了,而且成績絕對優秀。
微電子方面,楊青云對微電子的設計,EDA軟件的應用現在基本算是熟練掌握,他所缺乏的是實際經驗,另外就是強大的團隊和國際化的視野。
而這恰恰是目前國內大學所面臨的尷尬,大學其實更適合搞基礎研究,而到了工程技術應用方面,大學是個象牙塔,和外界的接觸和交流總做不到完全的契合,所以這方面總是隔著一層東西。
就像這一次搞MP3的芯片研發,湘南大學沒有任何關于隨身聽家電方面的核心基礎儲備,在所有電路設計方面,只能按照通用的方式來設計。
所謂通用電路其實就是大路貨,大路貨的電路能夠實現功能,但是試問哪個科技公司沒有自己的一點核心東西?所有的電路都用大路貨做起來的,要想達到高的水平實在是太難了。
楊青云把原因分析了一番,大家都表示認同,程雙又道: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們的團隊還不行!你們對整個電路的設計沒有宏觀的認知,只是臨時抱佛腳的學了自己工作的那一部分,這對我們做電路設計的來說是不行的!
我們只知局部,不識得全局,我們的設計大致的路子沒錯,問題出現在我們對濾波,解碼,運算等等細節方面的把控有問題。
而這些東西又恰是講基本功的!現在這樣吧,我們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來,不管名人電腦他們搞得怎么樣,我們一定要把芯片搞成功,我們就立這個FLAG,一定要成!大家說好不好!”
程雙骨子里也是個很驕傲的人,這一次和孫普國的合作他心中也窩了火,他鉚足了勁兒,下定決心要繼續干,哪怕只有幾個月就要博士畢業了,他也得把這個項目給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