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飛他們沒做過生意,之前說起的時候是想著等本錢夠了,再來問問你的看法,你現在在秋味食肆見的人多,知道的也多,給他們提點提點。”祁山說道。
“吃食鋪子還有一點就是簡單,只要有食材來源就好,這個金水鎮上就好解決的事,不是問題。”祁九里說道,“如果是要做其它生意,例如布莊、胭脂水粉或是雜貨鋪子等,貨源是個大問題。”
“得便宜,得進時新的,縣城、府城這樣的地方是肯定要跑的。”祁九里分析道,“在鎮上還好找人幫著些,可縣城等地是人生地不熟。”
“不過有利有弊。”祁九里接著說道,“做吃食方面的話,可能一直就這樣了,最多鋪子做大些,或是有能力了開分店;不過做其余的生意,要到處跑著進貨或是干啥的,可以鍛煉人,能接觸到的人也多。”
“人脈是很重要的。”祁九里點明重點,“認識的人多了,眼界也開闊,慢慢積累經驗,以后會如何,就看大堂哥他們的努力和進步了。”
祁山聽了沉默了,池靈苗則是想了想說道,“聽著是做吃食生意來的方便啊。”
“賣布匹、胭脂水粉的,金水鎮上也都有鋪子了,一般人都喜歡去熟悉的地方買。”池靈苗說道,“那還不如賣吃食呢,總有人會想著嘗試新開的鋪子,里面的東西是什么味道的。”
祁九里雙眼一亮看向池靈苗的眼神帶著贊嘆,“大伯娘分析的很到位啊。”
“嘿嘿,我就瞎說的。”池靈苗不好意思道。
“其實賣糧食也不錯啊。”池靈苗突然想到,“這麥子剛收完,咱們家里都能拿出一些買賣的,去鄰近幾個村收也好啊,這鎮上的糧食可是轉手就能掙個一兩文一斤呢。”
“就賣糧食有什么生意。”祁山反駁道,“那還不如開個小雜貨鋪呢,東西多些總有人想買的。”
“雜貨鋪倒是可以。”祁九里想了想認同道,“也沒人規定雜貨鋪就不能賣吃食了呀,可以都有嘛。”
“早上的時候就賣一種早點,然后做幾種糕點賣,貨物先進一些,種類多些,看哪種賣得好,下回就多進些。”祁九里說道。
“我現在腦子里有一種糕點,嘗試先做做,只要別人賣過,肯定會吸引人。”祁九里想到了桃酥,古代的糕點種類其實也不少了,可餅干類的她還真沒怎么吃到過,只要有烤爐,很多都能做的。
以后鋪子專門賣餅干類的糕點一定會成為一大特色。
“過幾日你歇著的時候,我讓一飛、五福他們跟你聊聊,把靈俊也叫上。”祁山說道,“還是我們四家,九里你出想法和技術,靈俊對縣城熟悉,做貨郎的時候應該也是有些渠道的,每家湊點錢,鋪子先買下了。”
祁九里點頭附和,“大伯想得周到。”
現在每家的銀錢雖然不多,可都拿出一些,合在一塊兒買個小鋪子應該是可以的。
“我先嘗試著做一下糕點,做成了,咱們幾家的麥子都別賣了,用來做糕點買賣,雞蛋也需要。”祁九里說道,豬油到時跟潘叔談談,拿個稍微公道的價格,畢竟以后需要用到豬油的地方很多,蛋黃酥也能做起來了。
不過這些的前提是需要一個像秋味食肆后廚那樣的窯,蔣厚春一直用來窯來烤制一些食物,不過餅干類的蔣厚春還真沒有做過,祁九里才想著讓自家人做這個,不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