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日本軍隊第二次攻陷了寶山,將所有的登陸地點連城一片。松井石根為了盡快打破僵局,又開始向東京要人。
只不過,現在日本大本營的戰略重心還是放在華北,沒有滿足松井石根的要求,只是又扣扣索索地給了三個師團。
誰都知道,在戰場上逐次增兵是兵家大忌,有所謂葫蘆娃救爺爺,一個一個送,但是大本營的決定松井石根也沒有辦法違背,只能盡力補救,點名要了三個能打的師團。
這三個師團是第九師團、第十三師團、第一百零一師團。由于之前日軍已經打通了各個登陸地點的聯絡,這三個師團開赴上海之后,敵我雙方的力量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中**隊再也無力反攻,只能被迫全線采取守勢。
與此同時,蔣委員長撤換了原來的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馮玉祥,自己兼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關于這件事,拋開政治立場來說,其實還是馮玉祥的不對。
中日雙方在上海大打出手,不僅上海的指揮官們著急,南京的統帥部同樣也著急。蔣委員長經常派新任的副總參謀長白崇禧前去前線視察,給出指導意見。
白崇禧來了前線幾次,越來越感覺事情不對了,因為他每次來都只看到了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顧祝同在忙活,從來都沒有看到正司令馮玉祥的身影。
一問才知道,原來馮玉祥覺得日本人的飛機實在是太厲害,將自己的私章公章全都交給了顧祝同,自己不知道跑到哪里做甩手掌柜去了。
有這樣的一個司令長官,對前線將士的士氣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幾十萬兄弟都在血里火里玩命,你身為司令長官倒是會躲清閑。
所以,蔣委員長就撤了馮玉祥,自己兼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
此外,蔣委員長還撤了原來的上海部隊的總指揮張治中,原因是他對張治中沒有第一時間拿下日本人的海軍陸戰隊感到不滿,再加上張治中司令部的電話線被炸斷了,蔣委員長給他打電話打不通,二人失聯了很多天。
蔣委員長一度懷疑他跟馮玉祥一樣去躲清閑去了,為此還在電話里將張治中懟了一頓,氣得張治中將電話都摔了。不過,后來蔣委員長也覺得自己的態度不大好,又請張治中吃了頓飯,給了他一個閑職干。
撤換將領之后,中**隊在作戰部署上做出了調整,由陳誠負責左路,朱紹良負責中路,張發奎負責右路,統領近七十萬**,繼續阻止日軍登陸之敵。
日本的總指揮官松井石根大將同樣也變了陣,他原本想著攻下羅店,從左路完成對中**隊的包圍的,但是由于保衛羅店的都是王耀武等中國當時的一流將校,這貨的企圖沒有得逞。
于是,松井石根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將左路突破改為中央突破,用新增援的第九師團和原來的第三師團打頭陣,強渡蕰藻浜,成功之后,就將生力軍第一百零一師團放出來猛攻大場。企圖從這里給中**隊的防線來一個中央突破。
守衛大場的主力是新趕來的薛岳的第十九集團軍,此外還有第四軍之第五十九師、第十八師、稅警總團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