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又不甘心就這么退去。
思來想去,杜有亮決定派人去縣城通知他母親和家中幾個老人,讓他母親把存在縣城的銀子拿出來,去找靜樂知縣何大人、靜樂吳家、嵐縣張家、嵐縣東村胡家、赤堅嶺馮家,還有岢嵐州鎮西衛指揮使薛大人,請這幾家出兵救他家人,再一舉滅了姓秦那狗賊。
做好決定后,杜有亮把幾個親信叫來,交代一番,剛要把人派出去的時候,那個魁梧賊人拖著一個痛哭流涕的年輕人,出現在門樓上。
“杜公子,你好像沒把爺爺的話聽進去啊,讓你退兵,你還在這磨磨蹭蹭,是不是想堵住爺爺的退路,然后搬救兵來攻打爺爺我啊?”
魁梧賊人冷冷說罷,然后手起刀落,那年輕人的痛哭聲便戈然而止。
這還沒完,那賊人又拿出一沓借據,遞到火把上點燃,然后扔下門樓。
“杜公子,一刻鐘之后我會一口氣殺倆,再過一刻鐘殺三個,殺到你退兵為止。”
“記住了,把馬匹都留下,你若敢帶走一匹馬,爺爺我就殺一個人,再燒一沓借據。”
魁梧賊人把手中頭顱往外一扔,轉身揚長而去。
杜有亮看得怒火欲噴,剛剛被殺的是他一個堂弟,雖然跟他不是很親,但那也是他杜家族人,被燒掉的借據更是足有一二十張,那可都是銀子和糧食啊。
只猶豫片刻,杜有亮便決定退兵。
他可不敢冒這個險。
族中青壯若是被殺光,借據也被燒光的話,縣城那幾個長輩絕饒不了他。
他不止退兵,還把五十多匹坐騎和所有騾馬車都留下來了。
杜家莊只有一百四十多匹馬,只有他家的護院才有資格騎馬,這趟出去也只帶了五十來匹,還有散出去的二十多個護院也是騎馬去的,莊子里留有七十匹左右,如今肯定已經落入了賊人手里。
離開靜游鎮后,杜有亮招來幾個探子,取了幾匹馬,隨身帶幾個親信先行一步,策馬趕往靜樂縣城。
那數十護院和四百多鄉勇,則在后面走著去縣城。
如今已過午時,入冬后天色總是暗得很快,再過兩個時辰天就要黑了。
靜游離縣城五十多里路,兩個時辰最多只能走四十里,這伙人要倒霉了。
……
杜有亮前腳剛走,杜家莊那位魁梧賊人……也就是秦大管事麾下第一悍將羅大牛,就立馬派出數十騎,和石炭嶺的關帝軍一道,肅清附近的杜家探子,拔掉所有眼線。
緊接著,羅大牛親自率領一百騎,蒙上臉,給馬掌過上棉布,從北邊繞路去追杜有亮的數百鄉勇。
秦川當然不會讓杜有亮的人安然回到縣城,他只是不想跟對方正面廝殺,想盡量避免傷亡而已。
在機動性占優的情況下,夜襲是最好的方法。
他并不想殺了那些鄉勇,只是想滅掉那五十個護院,并把數百鄉勇趕回靜游鎮。
介時,孟家莊秦大管事、婁煩巡檢使秦大人會在路上擊潰賊人,救出數百無辜的百姓,并把百姓暫時安置在婁煩鎮。
此時此刻,愛民如子的秦大人正派關帝軍四處搜尋逃散的靜游鄉民,把這些百姓帶到婁煩鎮,接受他秦大人的庇護。
這招,叫釜底抽薪。
周圍的杜家探子全部肅清之后,秦大人便派劉有柱率領一百關帝軍,蒙上臉,大搖大擺地開進靜游鎮,跟那里的蒙面賊人匯合,然后把杜家所有能搬走的東西,統統裝上騾馬車和雞公車,浩浩蕩蕩地運出靜樂,繞過黑山運往孝文山神臺峰大寨。
同時,孟家莊又派出一百騎,肅清黑山到神臺峰一帶,給運糧隊開路。
杜家的糧食大多都存在縣城,莊子里原本只有八百石糧食而已,其中五百石早就運到石炭嶺給秦川了,莊子里只剩下三百石。
但杜家的鐵器很多,足有上千件,兵器農具大鍋什么都有,牛羊騾馬,青鹽布匹等也有不少,雜七雜八的東西更是不計其數。
最大的收獲,就是那一匣子借據,還有杜英廣一家三十口青壯。
秦川把所有能搬的東西都搬走了,就連杜家攢了幾代人的紅木家具也搬了不少,五十多輛騾馬車,兩百架雞公車,裝得滿滿當當的。
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軍喜歡打大戶不是沒道理的,各地的錢糧財富都集中在縉紳大戶手里,打這些人不但能取錢糧,還能得民心,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