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大兩地將官收到秦川的預警之后,不由紛紛發笑,然后繼續調集糧草,只當這預警是個笑話,連哨探都懶得加強。
誰都知道,朝廷正準備對姓秦的用兵,他這時候突然預警建奴叩關,不過是想讓朝廷撤兵,改為重兵防守宣大,好讓他得以躲過一劫罷了。
更何況,他在呂梁山腹地,又怎么知道遼東的情報,怎會知道建奴會叩關宣大?
未卜先知這種小伎倆也敢拿出來顯擺。
山西新任巡撫戴君恩收到預警后不敢大意,立即派快馬轉呈五省總督陳奇瑜。
陳奇瑜收到預警則啞然失笑,連連搖頭。
在他看來,這不過是秦川的小伎倆,想讓朝廷退兵罷了。
但為了謹慎起見,陳奇瑜還是派人去了一趟宣大,命那兩地將官多派夜不收出邊外哨探。
然后,陳奇瑜讓戴君恩繼續調集糧草,等冰雪融化,糧草備齊,各路兵馬也全部就位,再一舉攻進呂梁山,斬除逆賊。
只不過,今年的天氣比去年還冷,冰雪遲遲不見融化。
一直等到三月底,春雪終于融了。
……
四月初五,山西總兵張應昌與監軍閆思印率三千兵馬,于永寧州一帶往呂梁山進發。
新調任山東總兵的倪寵和監軍楊進朝,還有南京池浦總兵張德昌,也就是張應昌的二弟,率山東兵及南兵共六千人馬,由太原入呂梁山,直奔婁煩。
鎮西衛指揮使薛東亭、保德州鎮守參將石得開,二人共率領三千兵馬,由岢嵐州往嵐縣進發。
新任大同總兵王樸及監軍盧九德、宣府監軍王坤、宣府西路鎮守參將曾草飛、大同中路參將何盛等共七員參將或游擊,率領三萬大軍,由朔州一帶入寧武關,準備南下攻打寧化守御千戶所。
經過數日行軍,張應昌和閆思印抵達方山堡,在這住了一夜,第二天天還沒亮便繼續進發。
抵達馬坊村時,大軍不得不停了下來。
前方的道路上,橫著一座軍堡。
盡管哨探早就報告過這座軍堡的情形,張應昌和閆思印見到這座軍堡時仍瞪大眼睛,滿臉不可思議。
他們手下三千士兵也好奇不已,沖著軍堡議論紛紛。
因為那座軍堡很奇特,城墻不是磚石砌成的,倒像是一塊巨大無比的石頭。
城墻四面八方由高到低開了許多箭孔,說明里面是中空的,還隱約看到里面有人影晃動。
“張大人,你戎馬十數載,可見過如此軍堡?”看著看著,閆思印忍不住開口問道。
張應昌搖搖頭:“沒見過,不說這么大一塊奇怪的石頭了,就是中空的城墻,也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哪怕再大的磚石,哪怕砌得再厚,任何中空的城墻也能一塊磚一塊磚地敲開,甚至,放幾桶火藥過去都能炸開了。”
“哦?”
閆思印精神一振:“如此說來,只要我等以盾車抵近城墻,就能撬開這座軍堡的缺口?”
“沒錯。”張應昌點點頭,“只要這座城墻不是石頭做的,就一定能撬開,只需用鐵錘,鋼釬,生生撬爛那么幾塊磚,其余磚頭有了騰挪的空間,就能敲開了。”
“可是,這座城墻看著不像是磚石砌城的。”
“古怪的地方就在這。”
“會不會是秦逆故意用泥漿抹墻,布下的假象?”
“有這個可能。”
“不論如何,試過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