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神木并非只是一座軍堡,而是是一座實打實的城池。
元朝初年,元廷置云州于神木,至元六年廢州為縣,明朝洪武六年又廢縣為堡,洪武十四年復置神木縣至今。
不論是州,還是堡,都改變不了神木的軍事重鎮地位。
鄂爾多斯境內有一條窟野河,南北走向,由伊克召流至陜西境內羅峪口處匯入黃河,全長五百余里。
以往,蒙古人便沿著這條河飲馬南下,越過長城劫掠延綏一帶。
神木城便建在這條窟野河河畔,西臨二郎山,東靠九龍山,兩山夾一河,南北屏三地。
這里也是大名鼎鼎的楊家將的故里,楊業的父親楊弘信便是在此自封麟州刺史,并傾力培養楊業,帶領楊氏數代人在此扼守邊疆。
如今,駐守神木的是大明朝延綏東路參將杜昇,守軍六千二百余人,是秦川的兩倍兵力。
秦川自然沒有傻到強攻神木城。
這座城,沒個一兩萬兵力和幾十門大炮,不花個十天半個月是打不下來的。
他只是來這牽制明軍的而已。
就是故意讓洪承疇和杜昇知道他在這。
若洪承疇和杜昇出兵圍他,山貓兒和曹變蛟等人便可截殺對方。
若洪承疇和杜昇按兵不動,虎大威便可一路暢通無阻地掃清延綏鎮的其他軍堡。
等察哈爾的部眾安全抵達薩日湖一帶,等虎大威將神木和榆林之外的所有軍堡一掃而空之后,再合兵一處攻打神木也不遲。
這就是皇太極入關劫掠的戰術。
圍點打援,掃清四面之后再合兵一處攻打一座大城池。
牽制也需要做做樣子,所以秦川命人從孤山川運了二十門大炮過來,天威將軍炮和紅衣將軍炮各十門。
這些大炮加上虎大威那些,全部是從河曲、保德和偏頭關三地調來的。
現在河曲、保德和偏頭關是一門大炮都沒有,甚至連守軍都寥寥無幾。
因為那三地的守軍除了有少量兵力給秦川和虎大威送炮之外,其余的兵力全都乘船南下,直奔青龍渡而去了。
如果皇太極此時繞過清水河,并直取偏頭關的話……只能說輕而易舉就能攻下偏頭關,并一路南下可勢如破竹連下河曲保德。
只不過,任他再聰明絕頂,也想不到秦川竟如此大膽。
趙武封鎖得很嚴密,或許等他收到消息時,羅大牛已經回兵偏頭關了。
在府谷城外以及河曲對岸結陣的關帝軍并沒有攻城,而是當天夜里又悄然渡河回東岸,并在羅大牛的率領下迅速撤回偏頭關。
他們的任務只是護送火炮,阻止府谷城及河曲對岸的明軍劫船而已。
火炮一送達,他們的任務就完成了。
而護送火炮的關帝軍則臨時編入秦川部和虎大威部,各五百人,其中有眾多炮手。
火炮到手,秦川便下令炮轟神木城。
先把城墻轟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