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六,寧夏、慶陽等地的明軍抵達銀州關,與延安府的明軍匯合后兵力超兩萬,浩浩蕩蕩直奔榆林。
再加上洪承疇的兩萬多守軍,明軍在榆林一帶已經集結了超過四萬明軍。
山貓兒、曹變蛟及李定國手上的關帝軍并不多,察哈爾余部的騎兵又不堪大用,所以沒等明軍到達榆林便迅速后撤。
秦川得到消息后,即刻傳令讓他們退到禿尾河東岸扎營,擋住明軍東進路線,為他爭取時間進攻神木。
洪承疇只留五千兵力守榆林城,并親自率領三萬五千多明軍往神木進發。
抵達禿尾河時,山貓兒等人所率的關帝軍已經扎下陣型,掘壕溝堆土墻建起了數道防線。
明軍被迫停了下來。
禿尾河只是一條小河,河面寬不過兩丈,水深沒不過一人,可涉水渡河,但輜重過河必須要搭建木橋。
小河搭橋并不難,難只難在對岸關帝軍的阻擊。
山貓兒所部沒有大炮,但有近百門小炮,六百多火槍手。
黃六喜所率領的神射手原本在神木協助攻城,收到山貓兒急報之后,秦川便讓他帶五十名神射手趕赴禿尾河阻擊明軍。
在防線上擔任主力的是山貓兒部的五千虎衛營,李定國部僅兩千兵力,擔任協防及掩護撤退的任務,曹變蛟則率領兩千橫沖營及四千察哈爾騎兵在兩翼游弋,阻止明軍由兩翼渡河,并做好隨時掠陣或渡河側擊明軍的準備。
山貓兒知道洪承疇攜大炮而來,所以構建了三道近人高的土墻,以此來抵擋大炮。
五月二十清晨,明軍開始朝禿尾河發起第一波進攻。
三十多門射程超一里的大炮和十余架新打造的投石車被推了出來,并開始朝關帝軍的防線發炮。
同時,約兩萬明軍在上千架盾車的掩護下朝禿尾河推進,直抵百步距離后,上百門小火炮和無數弓箭、火銃交織成密集的火力網,漫無目的地籠罩在關帝軍防線上。
又有數千明軍推著盾車托著木橋徑直推進到禿尾河畔,準備搭建木橋。
山貓兒等的就是這一刻,待那些明軍剛抵達河畔便一聲令下,土墻后頓時槍炮齊響,
關帝軍的火器數量雖然不多,但精度卻遠超明軍。
尤其是黃六喜率領的五十神射手。
關帝軍防線距禿尾河僅有四十步,這么近的距離內,手持線膛槍的神射手基本上是百發百中,滑膛槍的命中率也有六成以上。
只一波槍炮過后,在盾車的掩護下扛著木料下到河灘的明軍瞬間就倒下了數百人。
眼見關帝軍火器犀利,其余明軍紛紛縮在盾車后面,頭也不敢露,只能借助盾車的掩護一步步將木料運進河灘。
但盾車后面也并非絕對安全,那五十名神射手總能在側面找到射擊角度,一樣是一槍倒一個。
而且,關帝軍的數十門虎蹲炮和小佛郎機全對準了那些盾車。
只一輪集中炮擊,推在最前面的一輛盾車便被轟得四分五裂,后面的數十明軍瞬間暴露在關帝軍的槍口之下。
關帝軍的火炮很快又瞄準了下一輛盾車。
一刻鐘之后,明軍退了回去,河灘上留下了上千具尸體,還有足以搭建十來座橋梁的木料。
明軍剛退,山貓兒便立即讓曹變蛟調來五百個察哈爾騎兵,并讓他們放火箭點燃那些木料。
沒多久,禿尾河河灘上便燃了起熊熊大火。
明軍的第一波攻擊以傷亡過千的代價失敗告終。
但關帝軍的傷亡也不小,戰后一清點,陣亡者六十二人,傷者四百余。
主要是因為明軍的火器和弓箭數量太多,密集覆蓋之下總會出現傷亡。
所幸關帝軍人人披甲,才大大降低了陣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