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早就料到了,所以也沒失望,在薩日湖待了兩日之后便帶著一千紅衣侍從往烏梁素海而去。
征兵工作勉強還算順利,就是費口水,這方面秦川幫不上什么忙,鹽場那邊的磚窯已經出磚了,施工隊正在加班加點建溶鹽池、過濾槽、蓄水池等設施,還有灶戶的住房。
造風車所用的材料差不多到齊了,就差幾個大軸承,那東西只有陳詹和李學境會造,而且廢品率很高,所以還得等幾天,但風車的其他部分已經開始著手建造了。
這些活完全可以交給工業司的人去弄,秦川也幫不上什么忙,他要去看看喀爾喀三部帶來的那些牛羊馬匹。
當他抵達烏梁素海的時候,只見那廣袤的湖畔已是牛羊成群駿馬嘶鳴,場面蔚為壯觀。
交易已經開始了,由于喀爾喀三大部中分有眾多小部落,小部落中又有無數個蒙古人家庭,全部都要單獨交易,人手不足的商業司只得跟其他各司臨時調些會算數的人過來,又臨時聘了上千民夫,在大草原上一字排開擺了三十個交易位,每個交易位都配有馬倌羊倌記賬員算盤秤桿秤砣等等一應俱全。
如今,喀爾喀的族人已經排成了三十條隊列,以此到交易位前用他們的牲畜和皮毛草藥交換鐵鍋。
這些人當中,很大一部分人連簡單的算數都不會,所以帶隊的首領只得安排了會算數的族人在交易位旁邊替他們算賬。
他們帶來的牲畜和貨物全部由商業司的人評估定價,通常會因為一匹馬被定為中馬或下馬而爭得面紅耳赤,但懼于關帝軍的威名,在數量眾多的部族首領的協調下還不至于鬧出拔刀相向的場面。
整個場面很宏大,但也很混亂,現場負責維持秩序的關帝軍怕引起爭端,所以并沒有進入隊列中,只守著各個交易位,那三十條隊列就只能靠喀爾喀自己的汗帳騎兵來回呼嘯。
秦川的到來,讓場面瞬時安靜了下來,那騷包的紅色披風,身后清一色紅披風紅盔甲棗紅馬的紅衣侍從極其引人矚目。
直到在場的關帝軍和各司官員紛紛向秦川問好之后,喀爾喀人才知道,這位爺就是關帝軍首領秦川。
一時間,他們的眼里充滿了好奇和畏懼。
這位爺的故事早就傳遍了大草原,娜木鐘部不愿降便被他踏破營帳殺了上千人,后金多爾袞和阿濟格兩位貝勒的一萬多精兵強將在托勒南山被他一舉擊潰,上萬降卒和傷者被屠戮殆盡。
據說,托勒南山以南那片豐美的草原,已經被染成了血紅色,禿鷹在那片天空盤旋了幾天幾夜不舍得離去,在托勒南山另一側仍能聽到起伏不斷的狼嚎。
有些逃散的漠南諸部族人北上投奔喀爾喀三部,據他們所說,關帝軍是一支不可戰勝的軍隊,而那支火紅色的騎兵則是從火山地獄來的軍隊,所過之處盡是鮮血和尸塊。
許多人不相信這些傳說,直到他們親眼見到關帝軍,并親眼見到這支火紅色的軍隊。
與其他漢人不一樣,這支軍隊肅殺、冷酷,身上盔甲像是涂滿了鮮血,他們看人的眼神冷漠得像一把刀子,隨時都能將人的心臟挖出來。
而他們的首領,那令人聞風喪膽的惡魔頭領,看起來并沒有傳說中的兇神惡煞,反倒神情很淡然自若,但那睥睨天下的眼神卻讓人不敢直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