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是什么?古人有記,天地未形,籠罩一切、充塞寰宇者,實為一相,今名之曰渾沌。其象未化,無形聚集;為自然之種,雜沓不諧,然燥居于一所。
開天記也有記載,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后乃有三清。數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處于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眼前的混沌,在方源看來,卻如同一團糨糊,若是有凡人立于其中,將感受不到一切,沒有時間和空間,腦海里的思緒也將停滯,身體將與混沌合一,回歸虛無。混沌中沒有光,卻也并非黑暗,深灰色的濁氣如同雞蛋中的蛋清一般,給人一股壓迫感。
最讓他擔心的是,這里無時無刻不在傳遞著一種深邃和古老的氣息,玄妙而又宏大。他不清楚這種感覺是從哪里來的,自從明道境形成的那一刻起,這種氣息就一直存在于他的內心深處,來到混沌之后,便愈加強烈了。
周身大道道痕加身的他,可以在混沌中自由穿梭,不過他也并未走遠,身后那道混沌天門開啟時,散發出青色的光暈,關閉后便與混沌融為一體,倒也不容易被人發現。
方源在四周晃悠了一會兒這后,沒有發現什么危險,便隨意找了一處,盤坐于此,開始了對大道的感悟。與此同時,在明道境中的柳貫一也開始了對之前涌入其中的混沌之氣的煉化。
“終于是進入到煉神還虛境了,在這里修行好像比在青茗觀要強很多。”清虛睜開眼睛,心中暗道。“只是這里太過荒涼、貧瘠,終究不是我想要待的地方,不知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在他們兩家人來到這個神秘之地已經過去了五年時間,只知道這里貧瘠無比,而且貌似再沒有了其他人存在。
他們也曾組織過人手對這里進行控索,只知道他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并不廣闊,前后直徑不到二千余里,在這個世界的盡頭覆蓋著一層看不見的膜,人只要從這一頭走進去,便會在世界的另一端出現,十分詭異。而且在一處小山凹中,還有無數的巨型蝙蝠,倒掛在那里,妖氣強烈無比。
柳貫一的存在除了清虛和清一二人外,他們只告訴了清風和清雪,至于后輩至親,都不知情。他們莫明其妙來到這個地方,在經歷了最初的迷茫之后,便被生存的壓力打敗,開始了開荒一般的生活,而且在看到了那個神秘存在憑空挪移一座大山進來之后,便將自己那股不安和迷茫化為了一種寄托和崇拜。
他們四位知情者,身為長輩,為了激起后輩們生存的希望,卻無法開口將真實的情況告知他們,心中同樣也是充滿了無奈。好在這里于個人修行較快,也讓兩家人對于未來不是那么的悲觀。
通過近幾年的探索,他們發現這里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空間在不斷的變大,幾乎每年都會增長幾十里或是上百里的距離,同樣的,他們頭頂上的白云也離他們越來越遠,變得多了起來。有些地方的土質也變得松軟起來,很多小的湖泊也開始連成了一片,變成了大湖。
沒有日夜交替,沒有風,沒有雨,沒有電閃雷鳴,只有日復一日的枯燥。開始時,他們不知道時間,后來,為了方便計算,他們便將外界的計時手段用在了這里,制作沙漏,以十二時辰為一天,計算他們來到此地的日期,以及日常的生活所需。
這便是愿力嗎?柳貫一注視著他身上的一絲異樣,追根溯源,他竟發現這些能量是來自于下面的一些人身上的。雖然只有一絲絲,但是這股能量卻是比較精純。
怪不得很多教派或是神祇喜歡凡人香火,原來是這般,柳貫一心頭閃過一絲明悟。
人,作為洪荒萬族之靈,而且是先天道體,所能產生的愿力的確不同反響,萬千愿力匯聚,既可以成為一教氣運基石,而且也能夠成為某一位神祇的力量源泉。而這,也只是很短時間里通過傳教或是搞個人崇拜,可以看得到,達得成的。不像自己修煉,往往是成千上萬年的時間,才能看到些成果。
有利也有弊,這種愿力如同無根之萍,若是被人斷了根本,那他們便會被一朝打回原形,失去一切。
柳貫一冷笑,雖然看不上這些愿力,但能利用的,絕不會浪費。
他幻化了一番容貌后,便出現在了洪荒世界中,將一座大山連根拔起,送入明道境。
進入明道境后,他便化作一位巨人,托舉著大山,小心翼翼地將它放在了之前那座大山旁邊。不理會清虛等一眾人目瞪口呆的樣子,巨人便消散無蹤。
待柳貫一重新回到混沌天門后,他便照著自己剛才幻化出的模樣,使用從欽原那里得到的寶玉雕刻了一人,放于旁邊的云團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