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搖了搖頭,“貧道已經知曉個中真假是非,但不可當面說破!”
“為何?”
“那妖精神通,與孫大圣無二。幽冥之內,能有誰可擒拿于他?”地藏王幽幽道。
眾閻君聞言,皆暗罵地藏王虛偽,你以大羅境修為,居然不敢擒拿假孫悟空?當真是貽笑大方.......
“阿彌陀佛,佛法無邊!”
隨著地藏王的禪音響起,此殿中已然不見了他的身影。
.......
靈山,
“來了!”如來暗道。
此刻在靈山大雷音寺內,七寶蓮臺之下,已齊聚兩大菩薩、八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尼、比丘僧、優婆塞、優婆夷諸大圣眾,各聽如來說法。那如來正講到這里:
不有中有,不無中無;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為有,非無為無;非色為色,非空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無定色,色即是空;空無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為照了,始達妙音。
突然間,如來降下天花,普散繽紛,對眾僧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斗而來!”
眾僧轉頭,看向外界。
只見兩個孫悟空在半空中拉拉扯扯,且行且斗,已然到了七寶蓮臺殿外。
二人到了大雷音寺,仍在打斗,為八大金剛所阻。
不待如來開口,其中一個悟空道:“妖精變作我的模樣,欲至七寶蓮臺下,煩請如來為我辨個虛實也。”
另外一個也道:“弟子保護唐僧,來造寶山,求取真經,一路上煉魔縛怪,不知費了多少精神。故此來訪,廣垂慈憫之念,與弟子辨明邪正,正好保護唐僧親拜金身,取經回東土,永揚大教。”
臺下眾僧聽二人言語,亦莫能辨之,只有如來心中通明。
如來轉過頭,對立于身畔的觀音道:“觀音尊者,你看那兩個行者,誰是真假?”
觀音搖了搖頭,回道:“貧僧亦不能辨之。”
如來笑道:“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
觀音又請示周天種類,如來才道:“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廝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
觀音道:“敢問是那四猴?”
如來道:“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
“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
跪在蓮臺之下的假孫悟空聽得心驚膽戰,縱身而起,跳起來就走。
如來見他想要逃走,當即令手下,八金剛,將其團團圍住。
悟空見狀,欲要上前,卻被如來按住,“悟空休要動手,待我與你擒住他。”
那獼猴毛骨悚然,即忙搖身一變,變作個蜜蜂,往上便飛。
如來將金缽盂也往上一拋,正要蓋著那蜜蜂時,只見一道金光拳影,須臾便至,打到如來的金缽盂上,那金缽一聲悶響,倒飛而去,重新回到如來手上。
靈山一眾僧佛肅然,齊齊看向金光拳影方向。
“不知清平士施主遠道而來,究竟是所為何事?”如來好整以暇,笑問道。
“哈哈,如來佛祖,貧道自然是為了弟子莫須有而來!”
聲音悠揚,傳入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