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發展到頂峰的華夏茶文化,遇到了同樣是發展到頂峰的汝瓷。
兩者產生了強烈的文化碰撞,衍生出了一種珍貴品種—汝瓷茶器。
兩者交相輝映,珠聯璧合,飲茶品酩,本來就是一件高雅的事,再用五大名窯之首、宋瓷之魁的汝瓷做載體,即使在北宋時期也是一件高雅的無法形容的雅事。
寶光內斂、貴氣逼人的汝瓷,只有皇宮貴族、文人士大夫用它品茶才不會掉價,汝瓷茶器送面世之日,便是當時上層社會的奢侈品,流傳到現在,更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現存汝瓷茶器,茶盞和茶托能配成一套的,全世界各大博物館和重要藏家以及拍賣場上,至今沒有見過。
所以說汝瓷茶器的珍貴是毋庸置疑的,只不過是現存的并未出現而已。
所以單獨的一件茶盞并不是完全的一件汝瓷,與之相搭配的還有一件茶托。
這才算是完整的一套汝瓷茶器。
而蕭章的第二件汝瓷作品就是一件茶托。
自己為了搭配茶盞而制作的茶托。
天青釉汝瓷茶托。
蕭章拿起兩件汝瓷擺放在一起,形成一件完美的作品。
汝瓷茶器!
這可以說是蕭章入汝瓷圈子的真正的第一件作品!
茶托又稱為盞托。
盞托這種器皿雖然少見,卻也還是有的。
自古流傳下來的盞托,比較經典的器形,便是荷葉形托盤,圈足較高,上有小茶盞,中空,實際上是茶盞的底座,汝瓷的盞托也有多種樣式,這也體現了宋人的創造性和聰明才智。
蕭章的這件盞托外形也仿照了古人的做法,比較經典。
蕭章手掌的盞托托盤為蓮瓣平面形狀,動感十足,托口為花口,制作比較精美,滿釉支燒,圈足完美無瑕,底部是細小的支釘痕,是一件品味比較高的汝瓷天青釉盞托。
蕭章認為這種類型的盞托,也可以做為單獨茶器使用,因為托口滿釉可以盛茶水,也可以在上面放茶盞。
燒制出這種類型的盞托是因為致敬宋代的品茶文化。
宋代的茶文化影響我們將近一千年,我們現在使用的茶器都是在宋代汝瓷茶器的基礎上演變而來,雖然都是飲茶品茶,但是飲者的心境已經沒有宋人那樣恬靜悠然。
而蕭章想追求的就是那種感覺。
如果說自己現在的汝瓷燒制技術還不能達到最強的水平,但是蕭章相信一點自己和王二龍的差距是微乎其微的。
那么能夠取勝的一點就是這器型的韻味。
這能夠充分感受到宋代人那種恬靜悠然的茶之氣味的汝瓷作品,絕對是更勝一籌的。
蕭章的目光重新放到了這兩件茶器的裂片上。
目前為止,蕭章最關心的也就是這開片的問題。
這是唯一不可掌控的事情。
但是蕭章一上眼,這股擔心自然就消失了。
茶器的釉面開片較細密,多呈斜裂開片,深淺相互交織疊錯,像是銀光閃閃的片片魚鱗,或呈蟬翼紋狀,給人以排列有序的層次感。
釉中細小沙眼呈魚子紋。
甚至于在盞托上有著非常清晰的柳條紋狀的開片。
這不得不說事一大特殊的亮點。
蕭章笑了。
自己這一小技巧用的非常到位。
因為柳條紋狀的開片是回因手拉坯轆轤旋轉時,使泥料分子排列結構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