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蕭章的周圍就剩下唐青川一個人。
唐青川也不說話,低著頭欣賞著手中的天青釉茶器。
蕭章有些尷尬,老師也沒發話,自己就等會吧。
蕭章彎下身子,開始看自己的另外幾件寶貝。
這第一件就是蓮花碗。
當時蕭章第一窯燒素胎的之后,唐青川告訴他多做一些素胎,練習下拉坯的技巧。
所以那個下午,蕭章除了茶盞之外,還制作了一件天青釉碗去蹭窯,后來一下午的時間又制作了幾件素胎。
其中就包括茶盞和盞托,而蓮花碗就是另一件碗。
為什么要制作這件蓮花碗,主要是因為蕭章心中有這件蓮花碗的記憶。
這件仿制北宋的汝瓷青釉蓮花式碗,碗的大小和天青釉碗相當,但是器型卻完全不同。
高度是10厘米,深度7.6厘米,口徑在16厘米,足徑是8厘米。
整體碗型就好似一朵正在含苞待放的蓮花,這個蓮花碗的造型非常直出名,同時出現在漆器,金屬漆和陶瓷器中的蓮花式溫碗,可以說是宋代的經典造型,同時更是深受高麗人士的喜愛,成為青瓷中流行的器類。
所以蕭章對這件汝瓷的印象非常之深,加上其工藝特點就是需要拉坯時弄好蓮花的外形,所以有些許難度。
不過蕭章還是完美的克服。
這另一件蕭章制作的素胎就是一件仿制北宋汝窯的天青釉水洗,也叫北宋汝窯青瓷洗。
高度差不多在3.5厘米,深淺是2.5厘米,口徑是13厘米左右,足徑是9厘米。
這是一件非常特殊器型的汝瓷。
并且在原品之上,足部仍然有乾隆皇帝的御題詩。
只不過蕭章沒寫上去。
乾隆皇帝在御題詩中,以“趙宋青窯建汝州,傳聞瑪瑙末為油”來說明汝窯的生產背景,具體的表現了清代皇帝對汝窯的認識。
所以是一件非常之珍貴的汝瓷。
蕭章也有著深厚的印象,所以這件汝瓷也在蕭章的制作之中。
這最后一件是一件素胎的盤子,燒制后自然就是汝瓷天青釉盤。
原品也叫北宋汝瓷青瓷盤。
在屬于歷史上保存完整并且流傳下來的幾件汝瓷之一。
并且原品保存在寶島故宮博物館內。
高度在4.4厘米,深度為2.8厘米,口徑是21.4厘米,足徑是15.6厘米。
底部鐫刻的御題詩依舊是乾隆皇帝的……
話說乾隆皇帝到底給多少件老汝瓷上寫了詩?
“周尺將盈尺,宋瓷方是瓷”這兩句詩正是性融合宋瓷的獨特的質感,贊美宋瓷正是瓷器中的瓷器。
可見乾隆皇帝的評價之高。
所以這件傳統的器型也在蕭章的制作范圍內。
蓮花碗,天青釉洗,天青釉盤,天青釉碗,再加上茶盞和盞托,正好六件,正是蕭章這次一窯燒制的六件汝瓷。
蕭章點了點頭,表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