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了一圈,蘇大榮帶著一群人去休息室坐了一會。
幾個人圍在一圈。
蘇大榮看起來并不是那種什么文雅人士,也不像白重山那樣有個高大上的茶臺。
反而是幾個工人端上幾杯汝瓷茶杯裝的茶水放在眾人面前。
“唉,一晃多好年過去了,當年我燒出來這么小的幾個碟子,都是天藍釉的,我就背著去故宮了……”蘇大榮回憶著說道。
蕭章其實很佩服這份精神。
這一輩人真的厲害。
古人燒汝瓷,燒出天藍釉是因為湊巧,是巧合,而蘇大榮這一輩人,是為了還原歷史。
是為了復興工匠精神。
用古代的老瓷片去研究,去對比,去分析化學成分,去尋找原料,一點一點琢磨,然后鉆研出來。
這份心血,蕭章打心眼里敬佩。
所以說,匠人和匠人也是不同的。
就比如這蘇大榮和自己的老師唐青川。
都是國家泰山北斗級別的老宗師。
都是一輩子致力于推廣汝瓷發展。
都是將一輩子都搭在了汝瓷上的人。
但是卻又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唐青川是親自去推廣,去延續,在京城日復一日的將歷史上的文物修補,重現,保護。
用幾十年的時間守護住曾經的輝煌,屬于歷史的榮耀。
蘇大榮用親身經歷證明,他的一輩子都是汝瓷上,一直到現在都親身在窯口,指揮燒瓷。
用幾十年的時間去研究,去復原,去將每一個歷史上曾經存在的汝瓷復原出來。
這不是值得每個人都敬佩的精神么?
這不就是蕭章追尋的精神么?
這一瞬間,蕭章似乎心中明白了許多。
這一趟,第一份收獲已然在心中。
蘇大榮放下茶杯,繼續說道:“當年我們真的是沒有任何資料參考,沒有任何對比,八十年代就是憑空想象的去制造,研究出這些釉質,釉色能夠燒制出非常不錯的顏色,太難了,你們真的是應該珍惜現在的社會了。”蘇大榮似乎腦海中在回憶,口中斷斷續續的說著。
“二爺爺,那個年代百廢俱興,您的心情我懂。”蕭章感嘆道。
“好一句百廢俱興,是啊,那是一個共同需要輝煌的時候,汝瓷也好,琺瑯彩也好,景泰藍也好,所有匠人們都是你研究你的,我研究我的,一旦有了成果,馬上跑去故宮報告,那段日子太有趣了。”蘇大榮笑著看了看蕭章。
“老爹,好了,我們一起吃午餐吧……”蘇未看自家老爺子聊得這么感慨,忍不住提醒道。
“走吧,正好給明玉丫頭接風洗塵。”蘇大榮站起身子說道。
……
“你這丫頭,多少年也不來看看你二伯,你要是再晚來幾年,我也要入黃土了……”
“回去告訴蘇大強,我們老哥倆在不見面,可能就要再也見不到了……”
“雨梨丫頭……你結婚的時候要告訴二爺爺……”
蘇大榮還真是個話癆,吃飯的時候說個不停。
也或許是之后這的能感受到血濃于水的親情……
也或許是單純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