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到這個時候,這個大師傅在看不出來這蕭章不是個新手,那就別當大師傅了……
這小子分明是學過的……
上自己這來裝大尾巴狼來了……
自己還以為是個萌新,還指點一下……
你看這小子此時專注的眼神,這凌厲的手法……
這配合默契的左右手,這到位的手感……
再看這碗成熟的外形,已經這麻利老練的整體操作……
這分明是個老手啊……
這還是個功力不亞于自己的老手啊……
大師傅一拍自己的腦瓜子……
看走眼了……
被這小子給騙了……
“這小伙子……可以啊,挺厲害……”大師傅只好尷尬的說著,說完了挺厲害之后,真是不知道說什么了……
望著尷尬的大師傅,蘇雨梨也隨著抱以歉意的微笑……
蕭章也不言語,繼續對手上碗施加壓力。
此時轱轆車上的碗已經比正常尺寸的天青釉碗大了兩倍不止,而且碗壁的厚度整整薄了將近一倍……
這說明什么?
如果正常天青釉碗口徑是19厘米,現在的蕭章拉坯的這個碗的口徑幾乎已經要達到24厘米左右了。
而正常尺寸的碗壁厚度也就是不足二毫米,現在蕭章手中的這個大碗的厚度頂多一毫米多一些……
要知道,這碗越大,越難掌控,因為離心率越大,碗壁薄,很容易直接將這軟泥甩飛了……
這種大型的碗在古代幾乎不會有人去燒制,就是因為成功率太低……
而即便是燒制出來用處也不是很大,觀賞價值也不是很大……
所以特大型號的碗存世量很少。
而現代的匠人為了展現自己的工藝水平,會去燒制,但是成功率也是非常低的……
十次有九次都會將拉坯中的泥碗甩飛了……
即便是成型了在燒制的過程中,失敗率有大大增加,幾乎一窯里面,十件有九件也燒制不成功……
就算是僥幸燒制成功一件,碗壁也是非常厚的……
這種非常薄的大號碗,根本不存在……
尤其是純手工去制作……
所以無論是蘇雨梨還是一旁的大師傅此時都對轱轆車旁的蕭章開始瞪大了雙眼。
這個家伙到底要干嘛?
為什么現在還不停止?
此時都已經展現了自己的非凡的拉坯技術了?
而且現在的碗型已經可以說是極致了?
為什么還要繼續操作?
“小伙子,我覺得可以了……你在轉下去,就太可惜……”大師傅都已經開始忍不住開口阻攔道。
雖然自己看走了眼,但是現在蕭章手中的這個超級大薄碗……真的已經是極限了……
大師傅不得不說,自己做不出來……
這份極致的細致手感,自己沒有……
然而,再看蕭章……
轱轆車,依舊在轉動!
蕭章的雙手繼續對差不多1毫米的薄的碗壁施壓!
極限到底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