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章面對唐三彩的燒制其實并沒有有那么緊張,相反很是興奮,可以說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汝瓷的燒制,蕭章對燒制瓷器已經是非常的得心應手。
盡管這唐三彩的燒制流程和汝瓷是完全不一樣的。
但是這道理都是一樣的。
無非是最前期的原材料的選取不同,這后續的流程也都差不太多,無論是稱重,還是研磨,還是制成泥料,這都是一個道理。
但是這唐三彩的泥胎卻和汝瓷的不一樣,汝瓷都是蕭章在轱轆車上進行純手工的拉坯,因為畢竟這汝瓷的器皿都是軸對稱的,除非是那些擺件一類的……
所以通過轱轆車的旋轉進行拉坯反而能夠更好的將汝瓷器皿的器型狀態做到更好,但是唐三彩則完全不行,唐三彩的器型幾乎沒有器皿類……
因為自古代起,唐三彩的器型多是以大馬,駱駝,小家畜,或者人物形象為主的,很難看到器皿類的唐三彩。
這就使得蕭章的成熟而完美的拉坯技巧完全用不上了。
唐三彩需要的是模具……
將泥料用模具制成胎這樣才能成型!
蕭章記得自己在故宮那些師傅用的窯燒制的時候,正好遇到過劉乘風的窯口燒制唐三彩,當時還炸窯了!蕭章還伸出援手相助。
當時從素胎燒制到后期的二次燒制,蕭章都在跟前看著。
這素胎的器型基本上都是那些動物的形體。
一是要求形態造型工整,生動有靈氣,而是要求泥胎完整,不會出現泥胎破裂的問題……
所以燒制唐三彩的泥胎也非常難以掌控。
而且素燒的溫度和汝瓷也不一樣。
燒好之后,經過冷卻,在上釉進行釉燒……
這釉燒之前的上釉又是一門新學問……
因為這唐三彩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就是因為這釉色有很多種,而且是顏色不一樣的,需要將配置好的各種釉料全都上在這素胎的身上,然后才能進入窯內二次燒制……
這是最艱難的一步了。
這多種釉料不是融合,而是分別上在泥胎上。
這不是一門簡單的技術……
基本從一些出土的唐三彩的身上也能看得出來,其釉色區分明顯,且過度非常自然……
這是及其難以掌控的一種上釉辦法。
而且在釉燒的時候,還要保證在窯內釉的變化……
幾種釉之間的互相之間的變化,又要相安無事,又要各自都能達成最美的狀態!
蕭章深吸一口氣,當真的要開始準備燒唐三彩的時候,才突然發現,這唐三彩太難了……
這簡直不是一般的難……
因為這是需要在釉色上,利用各種氧化金屬為呈色劑,經過煅燒后呈現出各種色彩!
唐三彩的燒制已經有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這是屬于吸取華夏國畫,雕塑等美術工藝的特點制成,工藝非常復雜,當然,原材料的主料依舊是蕭章非常熟悉的高嶺土。
而且是經過精細加工的高嶺土,這樣才能制作坯體,然后利用含有銅,鐵,鈷,錳,金等礦物作為釉料的著色劑,并在釉中加入適量的煉鉛熔渣和鉛灰作為助劑,由于這鉛釉的流動性非常強,在燒制的過程中,釉面向四周擴散流淌,各色釉開始相互浸潤交融,形成自然而又斑駁絢麗的色彩,這便是形成了我們華夏極具獨特風格的唐三彩,這種傳統工藝品。
蕭章仔細的琢磨了一下,自己幾乎理清了這唐三彩的燒制流程,剩下的就是在大會上一鳴驚人了。
畢竟這唐三彩也不是誰懂能燒制的好的。
在國內這么多燒制唐三彩的大窯口,也有很多以燒制和仿制唐三彩出名的大師傅,但是在地位和成就上卻遠不如唐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