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我看呀,這是一個璽!你看這造型大小基本無疑!這用牙雕璽,用玉雕璽,用石頭雕璽,還真沒見過用汝瓷燒璽的,真是奇怪,奇怪啊!”又有人拍著手說道。
對于蕭章的燒制的汝瓷在每一次拉坯的時候,眾人總是能發出奇怪的感言……
當然,蕭章并不知道臺下的看客們是每次都在評論他的作品的,蕭章只是安靜的將自己的汝瓷泥胎不斷的精修著。
這龍頭龍尾龜身還是非常難以操控的……
尤其是這龍頭銜接龜身的地方……總是有一種特別的尷尬的感覺……
當然這種獸型屬于是古代傳說中的神話生物,多存在于一些遠古流傳下來的雕刻上……本身并沒有實際的真實動物存在……
蕭章也就沒了參考,只能是按照自己腦海中的龜龍造型去拉坯……
其實這龜龍紙鎮的面世,蕭章也考慮了很久……
畢竟這東西的實際價值很難掌控……
與筆墨紙硯四寶相類,鎮紙可稱為古代文人文房中的“小五”。
古代文人在書房中,常將小型的青銅器、玉器放在案頭欣賞,同時用來壓紙或者壓書,由此出現了鎮紙。
由于鎮紙的材質多種多樣,以玉、瓷、竹、木、鐵、銅居多,上面通常雕刻有蘭、菊、梅、竹并配以詩句的圖案,也有動物和人物的立體形象。
明清鎮紙的制作材料比較常見的有玉、石、銅、烏木、紫檀木等,其中以石鎮紙為多。在造型上以長條形為主,一般是以成對的形式出現,上面刻有詩詞格言或對聯字畫。
材質珍稀、雕工精良、設計巧妙、年代久遠的鎮紙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但在收藏市場上,常見的是紫檀、紅木、雞翅木等材質的鎮紙,價格在千元以下,沒有引起藏家更多的關注。
在大型拍賣會上,鎮紙的整體成交價格也不高,單件藏品以十萬元以下成交的居多,間或有幾千元成交的低價品,難與硯臺、毛筆、印章相提并論。
鎮紙的收藏價值一定比不上硯臺和印章?
有收藏家認為,衡量一類藏品是否有價值,一要看其人文價值,即包含的歷史文化內涵如何,二要看其工藝價值,雕工是否細膩、設計是否獨特,三要看材料價值。
華夏人使用鎮紙的年代可以上溯秦漢,不遜于硯臺和印章。
歷經漫長的歷史,鎮紙雕琢工藝分出了刻畫、刻書、浮雕、圓雕、光板等幾十個門類,因各地風俗、各朝代流行不同而異彩紛呈,風格迥異,以其工藝價值與人文價值,完全有資格進入高檔古玩的收藏范疇。
從材料價值而言,鎮紙比硯臺更占優勢。
硯臺所用石材,一定是適合研磨的特殊材料,鎮紙的功能只是壓住紙張,材料選用十分廣泛,與印章無異,清明兩朝的白玉、田黃鎮紙在拍賣會上最受追捧,一些廣州收藏者則偏愛花崗巖、銅制的鎮紙。
蕭章所燒制的是汝瓷鎮紙,這其他材質的鎮紙都沒有達到特別高的價值,甚至很多都是千元以下交易……
幾乎可以說鎮紙是一個小類別的藝術品……
即便是有一些成交價格高的也是因為其材質高端……
比如一些和田玉……一些小葉紫檀的材質……
這些外加精細的雕工才會讓其價值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