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龍身差不多十八厘米左右長度,只有半截,且沒有任何龍爪在其上,龍頭威嚴且威武,龍目怒瞪!龍須抖擻,龍口微微張開,留下空隙正是準備一會咬住壺蓋的部位。
而半身龍的下方正是連接瓶身的地方,龍身之上一排龍脊凸起,非常有韻味!
單單是這泥胎的龍身,就已經給人以驚艷的造型之感!
蕭章非常滿意自己手中的這半截龍身……
之前蕭章就說過,這龍造型的泥胎雕塑自己是最有研究的,因為自從從事這瓷器的事業以后,龍鳳形態的器物是自己拉坯最多的。
蕭章輕輕的將這半截龍身沾染泥水開始貼合在這瓶身之上。
龍身橫截面是貼合在瓶身中間的位置……
正好微微彎曲的龍身形成一個龍型的把手……
這個弧度剛好是壺柄的彎度,非常和諧……
瓶身的貼合完畢之后,蕭章又細致的將結合處撫平……
然后開始將龍頭的部位進行處理,這龍頭的微微張開的龍口是要咬住壺蓋的。
因為這壺蓋是一體直接封死的,所以這橫著突出來的一片壺蓋正好可以被龍口咬住。
然后讓龍頭可以非常自然的叼住壺蓋……看起來又是一體的又是自然的。
整體美感和創意感十足!
蕭章將龍頭放置在壺蓋處,微微的閉合龍口,使得外露的兩顆龍牙全都能夠完好的咬住壺蓋……
這細微之處必須做到位!
千萬不能不考慮這些問題,若是因為這軟軟的泥料在貼合的時候改變了原本泥胎的造型那就整體的打斷了胎型!
這是一個匠人最嚴重的失誤!
在這一點上,也是蕭章最拿得出手的一點!
細致入微的技巧!
宗師級的泥胎拉坯技術!
這執壺不僅僅是青瓷上可以拉坯使用,這唐三彩的泥胎同樣也是可以使用的。
蕭章調整龍頭的角度,龍口的銜接,全都完美無瑕之后,蕭章這才微微的喘了一口氣!
完美!
當真是完美……
因為這件執壺的器型的問題,這壺嘴非常的小,口徑只有2厘米左右,所以壺蓋也是非常小的,壺蓋小,留給壺蓋之上的鈕的位置也不大……
這龍頭的角度就要非常關鍵,若是調整不好,龍頭就會卡不住壺嘴,若是卡的太嚴實,就會直接碰撞到壺蓋上的鈕,影響整體美觀。
在整體美觀不受到影響的情況下,還能夠保證龍頭和壺嘴的銜接嚴絲合縫,并且保證細節處的處理沒問題!
這真是非常考驗匠人手上技巧的問題……
當然蕭章做到了!
龍身也并不是直接全部的一個弧形,而是在中間的地方微微的向著里面彎了彎……
這就使得這個壺柄充滿了莫名其妙的美感……
當真是非常的亮眼!
就在這蕭章調整好最后一個動作的時候!通過大屏幕將這一切全都透漏給臺下的人!
頓時所有的人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