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老先生,你這樣說我很惶恐啊……”蕭章頓時尷尬的笑了笑。
“哈哈哈哈……老夫也是在開玩笑罷了……不過你小子對著造假者的技術了解的也太透徹了,這份知識儲備量幾乎可以說超過世間大多數唐三彩研究大師了。”洪老點著頭說道。
蕭章也是笑了笑,不過卻繼續開口說道:“老先生說笑了,其實除了以上的幾點之外,這釉光還有最后一個方式也是鑒別的技巧之一,那就是返鉛現象!”
“正所謂返鉛現象是百年時間濃縮而成的精靈,部分唐三彩真品釉面的返鉛現象,即人們常說的銀斑,是唐三彩后來生成的典型物質,返鉛現象的出現除了需要一定的環境,還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是時間留在唐三彩器物上的特殊的印記。”蕭章又開始細致的說著。
對于這蕭章所提到的返鉛現象,洪老倒是沒有太多的了解,便開口問道:“這返鉛現象是什么意思?”
“根據這一些唐三彩物件的情況總結分析,這返鉛現象的第一點表現就是整件唐三彩器物的釉面通體有一層薄薄的銀光,如秋月之色浮于物面,如薄霜依稀可見。”蕭章笑著說道。
“可還有第二點?”洪老連忙問道。
“這是自然!這第二點就是一件器物釉面的局部有銀白色的返鉛現象,而大部分釉面則沒有,值得一提的是返鉛現象出現于任何顏色的釉面,藍色的釉面的返鉛現象往往更為突出,顏色更加自然,要知道唐三彩的釉由各種化學元素組成,其中鉛的成分達25%左右,既然釉有那么高的鉛含量,只要條件合適,什么顏色的釉面鉛分子還不是照樣跑出來,藍釉亦釉,沒有例外。”蕭章繼續笑著說。
洪老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然后比劃一個手勢示意蕭章繼續往下說。
蕭章也就點了點頭說道:“這最后一點就是以細小的銀白色斑點出現于釉面上,銀斑是真品唐三彩器返鉛現象的重要表現方式,其表現形式仍為不同時間先后出現的動態過程,首先是醞釀階段,表現形式為釉面出現隱約可見的淺黑色斑點,有的略呈爆裂狀,再發展是在淺黑色的斑點中間出現針尖大的白點,再往下發展便是白點逐漸長大成為白色的斑點,隨著這一過程的不斷發展,釉面上的銀白色斑點也就越來越多,大小不一呈色自然,銀斑從醞釀到發展成為銀片,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但唐三彩器出土后,離開了出現銀斑的環境,動態的生長過程便凝固在唐三彩器物上,給我們觀察它提供了一個動態的過程,幾百年的光陰便凝固在我們眼前。”
蕭章說完之后,洪老陷入了沉思,似乎在思索著什么。
“老先生,這真品銀斑,由分子構成,薄如紙張的1%。高仿唐三彩的銀斑,有的是在窯中燒成與生俱來的,似故意加鉛使之和釉一起熔化,銀斑深入釉里,和真品銀斑浮于釉表剛好相反,有的銀斑是仿品出窯后種上去的,厚重笨拙,毫無自然感,與自然的鉛金屬的光澤差別甚遠,盡管種上去的銀斑仿造者也用一定的溫度使之熔于釉表,可人為痕跡很濃,用第一種方法造銀斑,又無法用藥水處理埋于地下,因為這樣銀斑就發黑無光了,用第二種方法造銀斑不僅造不出極薄的真銀斑,還留下跡痕。就算挖空心思用盡手段仿出稍微像樣的銀斑,可真品銀斑那種先后出現,大小不一的生長過程,仿者又沒轍了,所以說,銀斑是高仿者還無法解開的死結。”
蕭章說道這里算是徹底的說完了自己想要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