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公啊,你可不要逗我,這小娃娃是?”
“這小娃娃是今年全國陶瓷聯合大展的唐三彩組金獎和汝瓷組的金獎雙向冠軍蕭章,歐陽啊,你可不要小瞧這個小娃娃!”洪老看似是對歐陽說的,其實是對著其他人而說。
“哦!那真是有趣了,小娃娃,你過來,我且問問你,那銀斑的問題是你提出的吧?”
“回歐陽老爺子的話,是我。”蕭章說道。
“那銀斑的形成你可能否說一說?”歐陽風問道。
這周圍的幾個鑒定專家有些聽蒙了……
這銀斑?這個話題有點高端了。
雖然他們也會鑒定唐三彩,也知道這唐三彩有銀斑這方面的事情,但是這銀斑的形成?這是什么話題?
對銀斑,眾人研究屬實不多。
“老爺子,這么多行家長輩在這,弟子豈不是獻丑了!”蕭章有些尷尬了。
“讓你說,你就說吧。”洪老在一旁笑著說道。
“那好,那我就在大家這班門弄斧了,說的不對,各位老師給我指點指點,這唐三彩的銀斑的形成,我記得程庸老師在《晉唐宋元瓷器真贗對比鑒定》一書的前言中是這樣評說的:“前些年,唐三彩魚子紋開片難以仿出,這個問題也已解決,眼下就剩下最后一個重要特征難以仿造,那就是開銀片,開銀片的形成,是因為鉛的原因,它是化學元素中較活躍的一種,時間長了會自然跑出來,就形成了‘開銀片’現象。”所以可見,銀斑是時間的沉淀物。”
頓了頓,蕭章又繼續說道:“這唐三彩的仿品因為生產時間不長,器物表面沒有經過酸、堿、鹽等地下化學物質的千年腐蝕,釉面新而明亮,上手摸釉面光滑而順手,沒有真品的“澀滯”感,經過打磨作舊的仿品,雖然看表面沒有那種光滑明亮的感覺,但這種仿制品往往在器物表面留下了摩擦的痕跡。如果側光仔細觀察,在釉面就能看到經過打磨而產生一道一道的摩擦痕,用手撫摸器物,有刺手的感覺,真品三彩柱型器都是使用模制法成型,雙模左右拼合而成,局部修胎。器物底部或主體下部中間留有一孔洞,透過孔洞可以清楚地看到留有合模時的痕跡,并可以看到器壁上留有一些不規則的手工痕跡。仿制品則用現代高精度的打磨器處理,反倒雙模拼合處畫蛇添足。”
蕭章的話說完,歐陽的雙眼頓時一亮。
“小娃娃,銀斑的解釋我相信你是那個告訴七公方法的人,但是聽你的意思,除了從胎和釉光釉面來鑒定唐三彩真假之外,你還能從釉里來判斷?”歐陽抓住了蕭章所說的重點。
這釉里可以說是最難也是最容易讓人忽略的地方了……
這話題頓時讓幾個專家聽蒙了……
上來就聊釉里了么?
若是釉光,釉面和胎的問題,或許自己還能插上幾句,彰顯一下自己的能耐。
這釉里?
誰研究過?
哪想到蕭章卻點了點頭說:“是啊,歐陽老先生,上次和洪老聊得匆忙,沒有說全面,這釉里自然也是有著自己相對應的鑒定方法的。”
“且說來聽聽?”歐陽風連忙問道。
洪老都是跟著一愣。
這小子竟然連自己都沒說全部……竟然還有所保留?
蕭章琢磨了一下然后說道:“那好,那我就說一下我的理解,我認為這高仿唐三彩的釉里開片雖也淺淡細密,狀若魚子,甚至少量高仿品的開片亦似乎有一種微微上翹的感覺,但比起真品唐三彩,仿品唐三彩的開片密密麻麻,極為細小,細碎爆裂,而且不同的釉色開片也有差異:黃色釉開片最為細小,深黃色釉開片最為細密,更像民間所說的芝麻釉、翹皮紋,褐色釉類似燒焦狀的釉面開片則多呈爆裂狀,與胎體分離似乎更明顯,綠色釉開片則沒有黃色釉開片細,白色釉開片與紅色釉開片大致相同,藍色釉和墨綠釉則多數開冰裂紋,走紋雖也細密,但紋片很少有上翹現象,真品唐三彩器的開片往往是比較復雜的,就是同一器物釉面的開片也是不盡相同的,有的地方開片均勻極細碎,而釉薄之處開片細而不碎紋路稍長。”
蕭章的話頓時驚艷四座,這小子腦袋里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太高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