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章也不著急,筆上的力道不斷轉變,分水皴法用的可以說是非常到位。
現在四塊瓷板泥胎上用的都是淺淺的青料進行暈染,隨后蕭章又調配深青料進行暈染。
這一層層波浪重疊在一起之后,形成的效果慢慢的展現出來。
加上蕭章刻意的留白,這些點相結合起來,整體展現的效果盡然是一幅非常波瀾壯闊的圖案!
這回歐陽風看出來了。
不僅僅是歐陽風看出來了,洪老也看出來了。
這圖案分明是一幅大海!
此時由于深色料和淺色料全都完美的暈染在瓷板上,加上留白處的過度。
整體效果來看非常震撼,深色青料藍色深沉,淺色海浪暈染騰起,白色浪花騰空一片……
這等組合遠遠看去就仿佛是最震撼人心的大海!
這樣的畫作!
我的天!
歐陽風驚了!
洪老驚了!
在青花瓷的領域還從沒見過這樣的畫作吧!
甚至在水墨畫中都很少見這樣的畫作吧!
蕭章這是什么神仙思想?
能夠想出這樣的思維來畫出這樣的畫作來?
大海自古以來就是非常難以展現出來的畫作!
古人畫山畫水較多,畫人物,畫花鳥魚蟲,畫房屋建筑,但是偏偏沒有畫海的!
為何?
因為古人基本很少能看到海!
能看到的海的基本也都是一些貿易工人,使出國外的人,而文人墨客卻沒有機會去看大海!
就像是古代的皇帝們,微服私訪,都是下江南啊,去游西湖啊,一些詩人畫家都是去尋訪山山水水啊,因為古代只有這些是震撼人心的美景。
若是古代的海邊也像是現代一樣有沙灘比基尼!有游艇派對,有海天盛宴,古代皇帝肯定不會七次下江南,而是直接將帝都遷到海邊了……
所以這海邊的美景很少有人看到,自然也就沒有這海邊的水墨畫作品流傳下來。
到了現代倒是有一些畫家們能夠用水墨畫的方式將大海的美麗展現出來,但是依舊是很難處理。
因為畢竟這海之波瀾壯闊和古代流傳下來的水墨畫法是不同的。
這浪的走向,一浪未平,一浪又起,浪潮疊涌。
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互相碰撞翻滾的浪,這種是最震撼的。
那種平靜的海面并沒有多么壯闊的視覺效果。
只有這仿佛暴風雨來臨的時候那大海的翻騰效果才是最震撼的。
而蕭章此時所展現的恰恰就是這樣的場景。
在最左邊的瓷板上,還有兩只海鷗在迎著暴風雨飛翔著!
那種感覺就像是高爾基所寫的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里面的海燕一般!
更加直觀的加深了這幅畫作的藝術感!
在最右端的那塊瓷板畫上,留白處非常多,幾乎是呈現炸裂般的霧狀!
而這留白處下端則是有一大塊極其深青料顏色的巨塊!
正浪涌過來這個是和這個深色的巨塊碰撞才呈現這炸裂版的霧狀!
歐陽風上前細看,這才震撼的瞪大了眼睛。
看明白了。
這是一塊海中巨大的礁石!
而瘋狂涌動的海浪砸在礁石上,這才極其大范圍的白色浪花炸裂般的霧化!
這構圖!
這思維!
就算是玩了青花瓷幾十年的歐陽風也不得不震撼的說不出話來。
太不可思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