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釉里紅還很特殊。
因為這釉里紅瓷創燒于元代,但數量極少,可謂鳳毛麟角。
原因是銅離子對溫度非常敏感,在窯爐中火候不到,呈現黑紅色或灰紅色。
火候銷過銅離子便揮發,從釉層中逸出,呈現特有的飛紅現象。
或者干脆就退色了,紋飾也不連貫。
當時燒柴窯很難控制窯溫,只有憑匠人們的經驗與取出火照對比,無法大規模生產。
而且當時的元人尚白色,而漢人尚紅色,民族認同感也有別,所以釉里紅產量一直很小。
包括現在也是一樣的,釉里紅的燒制數量就是遲遲上不來,而古代的存留量也少之又少。
“我們到了。”陳南山說道。
蕭章點了點頭,看了看前方一排工人帶著這大箱子。
這里面應該就是這次陳南山家中準備收的釉里紅成品。
說實話,蕭章現在腦海中是有著釉里紅的資料的。
但是蕭章目前還真沒見過釉里紅的樣子。
而且就算是看過,現在也忘了。
蕭章現在還比較期待,這釉里紅到底什么樣?
根據腦海中記憶,這釉里紅就是類似青花瓷只不過是顏色不同,一青一紅。
但是當熊掌真的實際看到了釉里紅的時候,這種想法就全都消失了。
這釉里紅真的是太美了。
甚至可以說但真正色彩鮮艷的極為罕見,就如同剛才所說,這歷史上留下的釉里紅不多。
指的是顏色鮮艷純正,色彩鮮艷奪目的釉里紅。
若是將顏色不正的,黑紅的的那些,全都算上,可能釉里紅的數量存留比青花瓷還要多。
但是震驚的精品就是色彩鮮艷的紅色。
而這種是最少的。
“呦!南山兄弟,這是干什么去了,讓咱們兄弟等了這么久才回來?”那為首的人對著陳南山說道。
陳南山卻沒理會,而是直接上前準備查看釉里紅瓷器。
蕭章在一旁看的清楚,這說話的人怕是和城南上有些矛盾啊。
不過這都無所謂,因為畢竟還是要看貨的質量。
“羅三,我們對貨不對人,先看貨對吧?”陳南山說道。
“可以!來,開箱!”羅三對著自己手下的工人們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