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還有這世界最美的釉光!
陳南山將手中的青花瓷梅瓶反轉過來看著上面的紋飾繼續說道:“我記得這宣德青花瓷以紋飾取勝,紋飾畫得十分規矩,從不出邊線。”
而陳南山指著蕭章的青花瓷梅瓶說道:“這一點蕭章兄弟做的非常到位,這紋飾就非常規矩!”
蕭章也說道:“畫筆分實筆和勾勒渲染兩種,實筆多為細線條,勾勒渲染多為粗線條和紋飾,線條流暢,紋路清晰,有一氣呵成感,紋飾粗獷、隨意點繪沒有輪廓,這就是俗稱的一筆點畫。”
蕭章看了一眼自己的梅瓶說道:“其實這紋飾取材范圍比較廣闊,從花鳥魚蟲,人物山水無所不有,紋樣繪畫上,采用小筆渲染填色,但是由于筆小蘸料有限,需不斷重新蘸料繪畫,這樣就使得紋飾留下許多深淺濃淡的筆觸痕。”
頓了頓,蕭章繼續說道:“其構圖都達到概括、夸張和取舍,增強了裝飾性。”
蕭章的話讓陳南山也點了點頭。
“另外宣德青花在裝飾上還與模印、刻劃等方法結合使用,所以說綜觀宣德青花紋飾是取材范圍廣泛,構圖有新意,裝飾手法豐富,繪畫講究恢宏壯闊,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我這件也是從這里面得到的啟發,在紋飾方面還算是非常用心的。”蕭章笑著說。
“當真是我小看了蕭章兄弟!看到了成品,我對蕭章兄弟的青花瓷真是佩服了。”陳南山嘆口氣說道。
蕭章的這件青花瓷梅瓶著實有些美麗。
小口微撇,肩部豐滿,瓶體肥胖與元代比頸部粗而短。
“其實我認為不僅僅是梅瓶,這盤類也是具代表性的。”蕭章說道這里從身后的貨架子上又拿起一件青花瓷盤子。
“這青花瓷盤有敞口、斂口和折沿口,折沿口中又分圓形口和菱花式的,一種造型有多種尺寸,小的十幾厘米,大的近八十厘米。”
“我們現在以把蓮盤傳世最多,無論大小極少見塌底現象,胎體都比較厚,足墻不是很高,墻內斂,里墻外斜,無法用手抓起,為無釉細砂底,清仿有釉底和砂底兩種,釉底多寫本朝年款。”蕭章說道。
這宣德青花有的小梅瓶、小罐及尊、渣斗呈臺階底,除此之外,當時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許多造型摹仿西亞地區的金銀器、玻璃器和陶器的特點,如天球瓶,瓶頸短粗,上闊下斂,花澆、魚簍尊、盤座、折沿盆、八方燭臺等。
陳南山點了點頭,蕭章說的沒錯,這梅瓶或者尊,罐一類的都屬于是大件的青花瓷。
整體風格是雄偉渾厚,莊重古樸。
大件器皿增多,相對于盤、碗、碟類器物來說制作難度要大得多,胎體均為上下分段制作,然后粘接而成,胎體厚,制作非常規整,比例協調,沒有變形現象。
這說明成型技術和燒成技術都十分成熟,大盤底足淺,足下部內斂。
小件器物精致細巧,厚薄適度,具有典雅、秀美的藝術風采。
“總體來說,今日開窯,蕭章兄弟真是驚艷我了!別的不說了,我現在就過來好好看看,蕭章兄弟這一窯到底還藏著什么好東西!”陳南山搖了搖頭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