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前三天,許久不更新微博的李洛罕見的發了一篇: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作為擁有以前多萬粉絲的主,李洛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很多人的關注。
他今日發表的古詩詞一出來,便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微博下,很多他的粉絲第一時間回復。
“哇,木子大大竟然寫了一首詩,好厲害啊。”
“樓上的白癡,這是詞好不好。”
“樓上和樓上的樓上別吵了,甭管是詩還是詞都非常厲害。”
“厲害個毛,學渣表示看不懂。”
“大大不寫歌了嗎?我還等你寫一首中秋的歌曲呢。”
“趕緊出張專輯來聽聽,沒事寫個破詩干什么!”
“我感覺大家都沒看出重點,難道就我發現李洛這首詞的水平超高嗎?”
“我也發現了,就算放眼夏國古代,能夠媲美這首詞的也不多。而寫中秋的詞,這一首當之無愧的第一。”
“我不管是還是詞,我就想知道電影《神話》什么時候能上映。”
“期待李洛和胡冬兒的CUP!”
“……”
當李洛的微博下大家聊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很多微博大V也開始轉發李洛的這首詞。
甚至,一些文學愛好者已經把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翻譯出來掛到了網上,讓很多文學水平差的網友也知道了這首詞的意思。
一時間,越來越多的網友喜歡上這首詞,傳播速度也越來越快。
但是,把這首詞的熱度頂到最高,直接沖上微博熱搜榜首的,還是夏國古文學專家,前京大資深副教授文啟明老先生的一篇微博。
“今日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甚為感慨,嘆夏國傳統文學后繼有人,吾心甚慰。
放眼夏國五千年歷史,瑰麗辭藻數不勝數,贊中秋者亦甚多,但吾可斷言,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可稱之為前無古人,至今為止,寫中秋詩詞者無出其右者。
此詞通篇詠月,卻處處關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圓月襯托別情,它構思奇特,畦徑獨辟,極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京大有此后生,其夏國第一學府之稱名至實歸!”
文啟明的微博一出,立刻被很多大V轉載瘋狂轉載,文學圈的人更是對這首詞推重被指。
網上那股熱度,比之天王巨星有過之而無不及。
文啟明在夏國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堪稱是夏國文學界的泰山北斗,門生遍天下,很多夏國政要都是他的學生。
在如今夏國的教科書中,更是有著11篇文章是出自這位文啟明老先生之手。
本來李洛的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很被廣大網友們看好,再有了文啟明老先生“中秋之詞無出其右”的評價后,知名度再次攀升。
甚至,李洛之前寫的那首《沁園春.雪》再次被網友扒了出來反復朗讀。
一時間整個網絡上全都是李洛的信息。
他的粉絲量再次增加了數百萬,眼看著就要超過2000萬。
很多網友在贊嘆李洛的同時,也在贊嘆京大的教育水平。
看看人家京大,這就是夏國第一學府的水平,連一個大三的普通學生都能夠寫出震撼古今的詩詞出來。
而且文啟明老先生在微博上都夸京大了,這一次,京系的高考分數線估計又會上漲幾分。
李洛看了網上的動態,心中無喜無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