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續哪吒與龍族三太子敖丙成為了朋友,但最終卻因為靈芝和魔丸的命運而走向了對立面。
拯救和毀滅,反抗和救贖,故事的最精彩部分終于展開了。
李洛并沒有被電影院的各種驚叫聲所打擾,也忘記了雙臂被身邊兩個大美女抱在懷中。
他在思考,思考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是否能夠達到心中的標準。
這部動畫電影,李洛并沒有照搬前世的原版。
而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前世觀看時覺得不完美的地方做了很多的修改。
一個好的故事必須有一個中心精神,就像前世另一部《大圣歸來》的內核,是明知救不了,而要救。
而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內核,則應該是“我命由我不由天”。
故事之處,靈珠的命運應該是拯救,魔丸的命運,自然是為害人間。
但李洛覺得魔丸的反抗展開的并不好?
前世的版本,哪吒降生之初,就兇戾異常,后來太乙真人用乾坤圈壓制其兇性。后來哪吒暴走,也都是用乾坤圈進行壓制,沒有消除過魔丸本性,只是自己將乾坤圈解放的程度縮小,這一點,李洛舉得是非常失敗的。
所以在劇情中李洛將其給改了,改為哪吒自己努力戴上乾坤圈,壓抑魔丸本性!
另外一個是哪吒反抗自私自利,心懷天下百姓,李洛覺得這一點在原版劇情也有問題。
前世原版的劇情中,哪吒一共有兩次拯救,第一次是救被口水泡泡怪抓住的小女孩。
為了救人,放火毀屋在所不惜,和在山河社稷圖里的表現如出一轍,完全不是為了利他,只是為了自我證明。
這種自我感動式的拯救并不是真正的英雄行為,這一點從他絲毫不在意敖丙和小女孩的石像會不會被砸壞而用來當武器就能看出來。
李洛認為這個地方,不應該像原本一樣,從來表達搞笑的內涵。
第二次陳塘關救人,是因為哪吒終于懂了父親的愛。
但懂了父親的愛救父母還說的過去,可拼死去救百姓又是什么原因呢?
難道是好戰和順帶?
作為一個混世魔頭,怎么樣從救父母轉變到救天下蒼生,這點在原版完全沒刻畫出來。
為了使這段劇情的轉化更加圓潤,更加符合邏輯,李洛在自己編劇的時候加入了哪吒父親保護小女孩的場景。
他用這一個劇情,完成哪吒拯救父母,到拯救蒼生的轉折,而不是原版中太乙真人輕飄飄的一句“他們要水淹陳塘關”。
而靈珠敖丙那里,李洛也做了一些修改。
靈珠的命運是拯救,拯救的對象是他的所有族人,因為龍族被勒令鎮壓海底惡獸,永世不得解脫。
可在原版故事中,靈珠的命運卻不是圍繞拯救族人展開的。
李洛前世看過之后,覺得敖丙的心態轉變是這樣的:
我要救學好本領救龍族→我要救朋友→我要救龍族→我還是救了朋友。
你說這叫遞進還是叫反復橫跳呢?
所以李洛又把這一段劇情給改了。
他加入了一段龍族為禍世間,生靈涂炭的劇情。
最終敖丙在意外之中發現了龍族的滔天罪惡,才放棄了把龍族從海底救出。
當然,除了這兩點之外,李洛在其他劇情也做了很多小幅度的修改。
他現在有著專家級的導演和編劇能力,自然要把原版的瑕疵之處全部修改掉,省的像原版那樣,即便票房很情人,當劇情上卻被很多人所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