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城里部分人聽說了,卻感覺心動。
正如張東云先前所料,果然有城中百姓主動找到礦上,謀求一個飯碗。
張城主對此自然很欣慰。
不過,也有讓他感到意猶未盡的地方。
城中百姓,要么是逃荒的流民,要么是唐軍降卒。
后者暫且先不論,前者都是能有口飽飯吃便心滿意足。
眼下城中子民,消費能力很不足啊。
這造成的問題就是,城中暫時興不起商貿方面的發展。
除了田間地頭勞作的農民外,百姓中也有少數手藝人。
眼下最吃香的是鐵匠。
城外農耕和挖礦如火如荼,農具以及礦上工具的打造修補,需求量巨大。
城里有手藝的鐵匠師傅,已經快忙得冒煙了。
再就是因為城中包括房舍在內各種設施的營造,讓木匠泥瓦匠供不應求。
除此之外的生意人、手藝人,就不那么緊俏了。
張東云暗自腹誹,到工地上或者礦坑上推個小車賣混沌,可能比較有錢途。
唔,要說錢途,其實還有另外一門營生。
除了吃穿,人生活當然需要各種日用品。
眼下這方面,相當一部分東西,都靠寒山派在秦州府的關系。
眾多賣貨郎,在唐軍開辟出的簡易道路上翻山越嶺,來長安城做生意。
“晚輩已聯絡相關的一些手藝人,直接上山來,在城里扎根。”
回天宇向烏云先生恭敬稟報道:“待這些人多了,一些采買工作就不用山上山下來回奔波。”
同時,也不用擔心被外面的人在這等小地方上卡脖子,找難受。
因為一塊皂角、一塊胰子、一面鏡子、一個盆子、一張紙、一支筆而民心浮動,那可真成笑話了。
“不錯,做得好。”化身烏云先生的張東云沒有吝惜夸獎。
眼下長安城正是草創之際,剛剛起步,一切都需要從無到有,著急不得。
眼下的長安,除了雄偉的城墻城門外,按照張東云上輩子的見聞,與其說是像一座城,倒不如說更像個因為山上礦業而興起的鄉鎮。
不夠繁華啊!
城中百姓基礎不好,養不起那么多手藝人,養不起那么多消費場所,養不起商貿。
想要商貿往來發達,交通始終是個大問題。
眼下長安城地處龍嶺深山,這方面先天不足。
等城池不斷擴大后,相信會有改善。
至于城中生產東西,如果這些東西有向外的銷路,將會是是另一番場面了。
碧松石晶礦石的生意,只是個開始。
不過,這一切需要徐徐圖之。
在此之前,張城主還要先過問另外一件事:
“織工的招募,怎么樣了?”
“已經有八成數目。”回天宇答道:“有相當部分婦道人家,也跟著男子一起下田,還有要照看孩子的。”
張東云微微頷首。
說來有些無厘頭,但這方面的事情,說大不大,說小卻也不小。
之前的災荒逃難,讓很多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男的剩一條光棍固然慘,女子跟家里人失散,就是另一番境地了。
剛進城時,城里賑災接濟還好說。
叫大家都自食其力后,有少部分女性就慢慢流向一個古老行業。
在這個異世界當前時代社會背景下,這個行業肯定不違法就是了。
要真說自食其力,這當然也算。
但張東云還是念叨著婦女能頂半邊天,于是把她們全部趕進工廠里。
雖然肯定不會有血汗工廠那種事,但我這算不算限制人生自由,壓榨勞動力啊?
打發了回天宇離開后,張城主仰天長嘆。
這時,六扇門的文虎前來求見:
“前輩,在下師門有人前來,想要求見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