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還面臨東唐的清剿,處境惡劣。
邀請他們來長安的話,他們會答應嗎?
張東云一邊思索,一邊投影烏云先生,調兵遣將。
從外收羅是種辦法。
城內培養大量第一境的修行者先湊數,也是辦法。
亭山書院可以跟南北城書院一起,大量重新招納新學生嘛。
寒山派、霹靂宗你們的步子,邁得不夠大啊,多招點門人弟子唄。
陳家也別藏著掖著,可以招收些外姓弟子培養,壯大自身實力嘛,你們以前不是也干過這類事?
那么多唐軍降卒,個個身體素質都不錯,都否再發掘出一些能習武的苗子?
張大城主接下來,有點無所不用其極。
當然,這種活兒都是烏云先生去干,而且面上的矜持始終還是有的。
不過話說回來,想踏上修行路,最起碼的資質總要有。
看似不起眼的第一、第二境修行者,其實已經難倒蕓蕓眾生。
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的概率,普通人中才可能出一個能踏上修行路的苗子。
長安城里眼下不到五十萬人,想出幾千有潛力的苗子,其實還是有難度的。
選材面太窄。
由此可見這個建設任務有多刁難人。
張城主開始思索,向外擴大招生范圍。
眼下龍北郡脫離東唐王室統治的國中之國。
一個郡的總人口不少,用來選材,多少容易點。
某位姓張的城主忙著長安內務,同一時間,東唐王朝也在忙著處理內部問題。
王都陸陽城內。
“大河龍門不比亭山書院,這一次,有勞鄭卿家、司徒卿家、燕卿家還有執塵道長了。”
唐王高居座上,微笑看著下方眾人。
在場者,有鄭氏家族當代家主,鄭天峰。
司徒家當代家主,司徒錦聲。
鏡月樓樓主,燕昔時。
以及忘真觀觀主,執塵道人。
四人紛紛說道:“王上客氣了。”
在他們身旁,還站著幾人,都是東唐王族中人。
當今唐王長子,世子李宏。
唐王次子,牧平郡王李宜。
還有唐王族叔,李棟老王爺。
“這次,要請王叔操勞。”唐王沖李棟微微點頭。
老王爺李棟老當益壯,聲音洪亮:“王上說哪里話,為東唐平定叛逆,老臣在所不辭。”
“辛苦王叔。”
唐王再看向自己身邊。
明光閣閣主,或者說暗閣閣主高宇,奉上幾支卷軸。
唐王將之交給次子李宜:
“你初次擔當如此大任,切記戒驕戒躁,多聽王叔和幾位卿家的意見。”
牧平郡王李宜上前接過卷宗:“兒臣遵旨,請父王放心,兒臣一定帶龍門門主的頭顱回來。”
“謹記不要輕敵大意。”
唐王囑咐李宜之后,視線轉向世子李宏:“后勤一應所需,宏兒你和盧卿家照看妥當,讓前方免除后顧之憂。”
世子李宏應聲:“兒臣遵旨,一定親自把關,絕不至于出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