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則始終語氣輕松:“這個故事里,我當然能看到佛祖的慈悲,但我還能看到,眾生不平等。
佛祖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死,可以決定鴿子的生死,可以決定老鷹的生死。
而老鷹,他只能選擇抗拒佛祖而死,或者遵從佛祖而活。”
慧明聞聽此言,神情反而輕松一些:“眾生從來都是平等,只是大多數人,為執業所迷,難以見心明性,佛祖只是先行一步,而眾生經過修行,皆可成佛。”
“這樣嗎?”書生問道:“看來老鷹吃鴿子,是因為老鷹比鴿子修行更多,離佛更近的緣故”
“殺業乃惡業,堪不透此觀,來生鷹變鴿子,鴿子變鷹,猶未可知。”慧明言道。
書生笑笑:“這么說來,這一世的老鷹,是上一世的鴿子,這一世的鴿子,是上一世的老鷹。”
慧明雙掌合十:“冤冤相報,輪回不止,佛祖正是以大慈悲,舍己相救,斬斷罪業。”
“說得好,所以佛祖不是在主宰他們的生死,也不是在拯救他們,而是在點醒他們?”
書生輕輕鼓掌:“老鷹如果拒絕食佛祖之肉而死,是它自己執迷不悟,不能算佛祖的殺業,對吧?”
“這自然……”慧明話說到一半,卻有些遲疑。
上方張東云忽然敲敲座椅扶手:“到此為止。”
白衣書生微微一笑,不再言語。
慧明小和尚視線轉而望向上方。
“你要救的人,本就不會死,然而你因此阻礙我長安行事。”張東云模仿邪皇的聲音開口。
小和尚雙掌合十一禮:“晚輩魯莽,未曾辨明真相便插手,有愧于前輩。
前輩有好生之德,不多造殺孽,晚輩佩服不已。
為表歉意,前輩如有事吩咐,晚輩但凡能做到的事,定盡己所能。
不過,請恕前輩冒犯,戰事終究非黎民之福,如果能和談休戰,實是造福蒼生,望前輩三思。”
張東云聞言,并不動怒,只淡淡說道:“在朕治下,黎民百姓比在其他任何治下,都要幸福。”
慧明張了張嘴,有話到嘴邊,卻又哽住。
一旁白衣書生,這時重新開口:“事實勝于雄辯,小師傅不妨在長安周圍走走,再到東唐治下走走,一切自明。”
“施主言之有理。”
慧明和尚點點頭:“貧僧原本就打算,去東唐北邊的辛原郡看看。
之前遇見從那里逃難的鄉親,說那里有一條幻天龍作亂,害得當地百姓不得不背井離鄉。
貧僧打算去那里,幫百姓驅逐幻天龍。”
他說者無心,殿內其他兩人卻聽者有意。
“幻天龍?倒是少見。”
張東云語氣貌似隨意:“將這條幻天龍帶回長安,河西郡的事,朕便不追究于你。”
慧明和尚聞言,略有些意外,不過立馬答應下來:“只要貧僧能擒下此妖,一定為前輩帶回來。”
他為人不打誑語,長安不派人盯著他,他就此離開,也一定會把那條幻天龍帶回來。
沒抓住,同樣會回來給個交待。
“晚些時候出發,會有人與你同行。”張東云言道。
慧明和尚以為是監視他,但他并不介意:“貧僧明白了,就依前輩安排。”
少年僧人離開了大殿。
殿內白衣書生連變回十歲女童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