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十年寒窗苦讀,除了才華橫溢者,對大多數人而言,是不夠用的。
至少要二十年以上寒窗,才能見一點成效。
大部分人入仕,或者有些學問成就,都是二十五歲以后。
“十二妹放手去做吧。”張城主決定從善如流,做好一個放手掌柜的本分。
“有才華者,可以跳級。”沈和容言道:“因材施教嘛。”
張東云問道:“什么時候,框架能大致立起來?”
“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少則一月兩月,多則三月五月,主要是當前夠水準的先生太少。”沈和容言道。
“用十二妹你的標準來選,能有幾個夠水準?”張東云笑笑。
沈和容也笑起來:“大哥別打趣小妹了,小妹可不敢眼高于頂。”
張東云言道:“先將初步的大框架打起來,然后慢慢向內填充。”
沈和容頷首:“小妹明白,大哥請放心。”
她告別張東云后,張東云投影烏云先生,出現在龍嶺山中一座木料場里。
在這里,一個青年正帶領眾多工人伐木。
他以身作則,手藝又高明,已經成為眾人頭頭,調遣有度。
烏云先生看了,微微點頭。
天工殿如今的大框架已經搭建好了,現在需要一個強力的領頭人,帶著所有人一起忘我飛奔。
“陳玉。”烏云先生出聲喚道。
那領頭的青年男子,一邊指揮其他人繼續,一邊飛奔到烏云先生面前。
“前輩。”陳玉恭敬一禮。
烏云先生淡然問道:“感覺如何?”
“獲益良多。”陳玉誠懇答道:“重新做些基礎的活兒,反而讓晚輩對過往一切,有更新的認識與靈感。”
“不錯,這些日子沒白待。”
烏云先生言道:“不過口說無憑,還是要驗證一下才好。”
陳玉言道:“請前輩指教。”
“不是在這里。”烏云先生一揮袖子,陳玉便和他一起出現在天工殿。
“能不能做這里的頭兒,能不能折服其他人,看你表現。”烏云先生言道。
陳玉言道:“是,前輩。”
他徑自向眾人走去。
看這年輕人這幅模樣,烏云先生反而微微一笑。
把陳玉扔到木料場,是打磨其性子,讓他更沉穩,但不是要磨滅他的進取銳氣和才華靈性。
在木料場認真干這么些天,已經足以表明他誠心認錯,認真打磨自己。
現在到了天工殿,可不需要他謹小慎微,再從頭干起。
要的就是現在一飛沖天,將才華盡情釋放。
傲氣盡去,才氣仍在,烏云先生不需要多看,都知道以陳玉的才華,肯定能折服天工殿里的人。
而且,這年輕人可不是個只知道工藝匠作的榆木腦袋。
誠心鉆研,不理會其他的人固然有天才,但天才多種多樣。
張揚的人里,同樣有天才。
某些時候,便是工匠,也不能完全循規蹈矩,還要恣意揮灑的靈感才是。
而陳玉,不僅有才華,還有交際與領導能力。
天工殿中雖有不少老工匠,有可能倚老賣老,但給陳玉一點時間,一點背后支持,他很快就能捋順這一切。
大明宮,張東云滿意點頭。
不再操心天工殿,他將視線轉向另外一側。
那里,長安城中,除了長安人外,還有些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