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
廖平輕輕揚眉:“道長方才就在一旁?”
“恰逢其會,無心冒犯,還請瀧山先生見諒。”年輕道士答道。
“那道長是要和我同行?”廖平問道。
年輕道士搖頭:“正相反,貧道是來勸先生,先不忙著東行。”
廖平面色波瀾不驚:“這么說,道長知道我的同窗在哪里?該不會是他冒犯了太清宮吧?”
年輕道士言道:“瀧山先生誤會了,貧道不知瀧山先生的同窗何在,此事也和貧道師門全無關系,貧道單純是因為關心先生,所以出言提醒。”
廖平點點頭:“還請道長明示。”
“東唐王朝,此前有三個第九境的修行者,但現在無一例外,全都失陷在長安城,生死不明。”年輕道士說道。
廖平并不驚訝:“道長是想告訴貧道,那長安城里,可能有第九境之上的人?”
如果是多個第九境圍攻才造成唐王等人敗亡,廖平其實并不太在乎。
唯有跟他一樣,甚至修為實力高過他的人,才能引起他注意。
不過,他出身九峰書院,傳承高妙。
一般來說,即便跟他同境界的人,很多也勝不過他。
“不無此種可能。”年輕道士言道:“目前關于長安,貧道也知之甚少,不知是否其他門派的人,想要在東疆經營。”
廖平聞言,目光微微凝重少許:“道長所言,確實有可能。”
他上下打量面前的年輕道士:“不過,聽道長的意思,似乎也對這長安有意?”
“貧道在故唐之地,有位故友,因長安而失去蹤影,生死不知。”年輕道士答道。
“原來如此。”
廖平頷首:“倒是我的同窗,眼下還是否在東唐之地,尚未可知,我險些魯莽了,幸得道長提醒。”
“瀧山先生客氣了。”年輕道士言道。
廖平繼續問道:“那道長接下來作何打算?”
“先設法探明長安根底,再行決定。”年輕道士答道。
廖平頷首:“我先到長安之外的東疆地界找找看,如果沒有發現,再回長安,道長如果對長安有什么發現,還請不吝見告。”
“一定,一定。”年輕道士言道。
廖平點點頭,隨身取出紙張,然后在上面提筆落字。
寫完后,他輕輕吹干墨跡,將紙張遞給年輕道士。
“見字如面。”
道士點點頭,手下對方的墨寶。
二人道別,廖平離開,果然不再繼續一路向東前往長安。
他先轉而向南,前往西周王朝南方的西楚王朝。
那年輕道士目送對方離去,然后視線轉而向東,望著長安方向,沉思不語。
而與此同時的長安地界,正有一大一小兩個和尚,飛入長安城。
他們進了第二重外城后,便即落地,在地面上行走。
長安的規矩,除了得到陛下特許的寥寥數人外,余者在第二重外城以內的范圍,一律禁飛。
年紀較小,還稚氣未脫的和尚落地,轉身往往自己飛來時的半空,然后再看看腳下堅實的土地,不由得滿臉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