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云先生語氣淡漠:“你放他們一條生路,是佛門慈悲,是希望他們改過。
但他們并不會,當西楚再卷土重來時,我長安治下民眾,會再受戰亂之苦。”
慧明嘆息:“他們死了,西楚王朝不會善罷甘休,戰亂一定會再來,冤冤相報何時了啊……”
“報到一方死絕,自然了。”
烏云先生語氣平和,但慧明、永色二僧,頓時感覺一股腥風血雨之氣,迎面撲來。
“先生,這是有把握死絕的一定是對方,才作此打算吧?”
慧明和尚語氣凝重起來。
面對深不可測的烏云先生,面對長安城,他少有的露出不恭之態:“何必一定要造此殺孽?”
永色小和尚揪了揪慧明的衣袖,小聲悄悄說道:“師兄,西楚他們先打過來的……”
慧明沖他輕輕搖頭:“西楚攻來,是因為他們有人死在這里,當初那人相助故唐,是因為他們的使者被扣在長安,我聽青霞山莊的云莊主講過,西楚使者什么都沒做,便被扣押了。”
少年僧人轉頭看向烏云先生:“貧僧并非要質疑先生的決定,只是希望先生能刀下留情,讓雙方都少流一些血。”
烏云先生不以為忤,只淡然道:“下次再遇到相同情況,你會阻止李穹他們,救西楚的人離開?”
慧明深吸一口氣:“貧僧,會守在西楚與長安的邊境,不容西楚一人越境,愿以此身,叫雙方永不相見。”
烏云先生情緒沒有半點波動,也不質疑對方能否做到,而是追問道:“反之,我長安入西楚,你同樣會阻擋了?”
慧明和尚坦然道:“貧僧,會。”
烏云先生并不動怒:“即便西楚百姓,在項家統治下,民不聊生?”
慧明和尚終于沉默。
大明宮中的張東云,若有興趣看著對方。
他倒是沒有誆慧明。
東疆七國中,唐、晉、楚三大王朝,都是出了名的暴政。
梁、陳則是窮奢極欲、鋪張浪費成風。
要說明君當國,吏政清明,也就西周、北齊勉強能算上。
不過也就是相較其他五國而言,矬子里面拔高個。
真要說多么開明向上,那也是扯淡。
當然,要說對方是明君仁君,張城主就放過對方,那也不現實。
就算他答應,城墻也不答應啊。
從對方國土上砌墻砌過去,說自己不干涉對方朝政,對方再是明君仁君也不可能淡定。
不過,對于慧明小和尚來說,這很重要。
少年僧人有些認死理。
他考慮事情只考慮該不該做,不考慮自己能不能做到。
螳臂當車,也是要挺身而出的,大不了舍了一身臭皮囊便是。
半晌后,慧明終于開口:“貧僧,會到西楚各地走走,親眼看過。”
烏云先生隨口道:“那你便自己去看看吧,只要你記住,任何違逆陛下的人,都將被摧毀。”
慧明小和尚雙掌合十:“謝先生寬宏,先生教誨,貧僧謹記于心,不敢有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