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指動了動。
隨著這個握拳的動作,明洋真人三個,都感覺到巨大的威脅。
“查明之后,稟報給朕。”
北帝郜世輝繼續說道:“余下的,你們看著辦就行。”
“是,陛下。”
一佛一道一儒,三派掌舵者,齊齊向郜世輝一禮:“請陛下放心,我等定然盡快將相關訊息查明。”
對方雖然霸道,但日常并不如何管事。
如果他一路南下,當真能打得中土俯首帖耳,那他們幾家追隨對方,相信也可以在中土獲利。
只是,對手那邊,也都不簡單啊……
明洋真人等人退下,去各自安排人手。
于是,滄海派等北莽名門大派,開始紛紛有弟子南下,前往中土。
中土、北莽兩塊大地之間的荒海,開始變得紛亂起來。
首當其沖者,不關長安城的事情。
位于中土東北的大乾皇朝與中土西北的大寧皇朝,首先感受到北海海濱的動蕩。
尤其大寧皇朝最慘。
眼下,長安城正從南邊往北邊打。
而現在,別變卻也有了強敵,叫他們一時間腹背受敵。
如此一來,縱使有衍圣府相助,本就搖搖欲墜的大寧皇朝,這時也難以繼續堅持,有了崩潰垮塌的跡象。
萬幸,太清宮、大乾皇朝、中岳寺、靈光寺等多家中土勢力,這時沒有保留,而是紛紛派遣各路高手趕赴大寧助陣。
在眾多中土勢力的支持下,大寧皇朝總算可以勉強維持。
大寧皇室韓家,立馬派遣眾多特使,攜帶厚禮,分批北上,前往北莽,以恭賀郜世輝統一北莽的名義,獻禮求和。
他們實在是無法繼續支撐兩方面強敵帶來的壓力。
奉命出使的使臣,心中已經打定主意,不管受多大屈辱,只要在自己授權范圍內,便統統答應下來,首先換取北莽一方停戰。
哪怕,對方只是集中力量攻打中土東北的大乾皇朝那邊也行。
他正盤算著,卻見一個大漢從中走出。
對方模樣雖然有些陌生,但大寧皇朝使臣認得,這大漢此前是北莽一個獨來獨往的武道高手。
其人向來桀驁不馴,不服北莽大魏皇朝統治。
只是因為不敵昔日魏皇高強實力,所以他只能整日東躲西藏。
現如今,瞧這模樣,卻是向那所謂的“北帝”郜世輝低頭臣服了。
郜世輝擊殺了魏皇,實力之高明,不言而喻。
但能折服這等桀驁不馴之輩,能看出其手段更是不同凡響。
使臣正欲見禮,卻聽那大漢面無表情,冷冷說道:“陛下有命,中土已必然是我北莽囊中之物,不論是誰,束手就擒投降,可以免死。”
那使臣被氣得險些一口血噴出來:“這位兄臺,北莽大帝就不怕我們同長安十二閻羅聯手……”
可惜,不等他話說完,那大漢便繼續說道:“那你們就去吧,對陛下來說,沒有分別,一個是殺,時隔也是殺,首先便從你開始。”
使臣頓時大驚:“你們莫要欺人太甚!”
“你的人頭,便是陛下給寧朝的回答。”大漢說著,當即便一抬手,然后將那使臣抓起來。
大寧皇朝的使臣想要反抗,可是被大漢拿住,半點動彈不得。
大漢看似隨意,另一只手身處,扣住對方頭頂。
下一刻,那使臣頭顱,便直接被大漢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