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程度上來說,想要有發達的商貿,先要從土地上解放出一定量的人口。
這個世界,總體上而言,還是農耕社會。
好在天工殿一直沒閑著。
從早期陳玉親自下手,到現在越來越多人才匯聚,改良農具和肥料,長安城治下人們吃飯目前問題不大。
就算有大災大澇,張城主也可以人為干涉。
還是那句話,沒有足夠發達的科技,但我有足夠多的修行者……
別的不敢說,至少人工降雨、防洪防災什么的,還是沒難度的。
這類事情,達到一定境界的修行者當然能干。
純粹力量的角度,高到某個境界以上的修行者,完勝張東云前世藍星上最強大的工程機械。
甚至一些精細方面的操作,都可以入手,完全看有沒有這個構思。
只不過,類似事情,刨除慧明小和尚等極少數特例,這個世界的修行者定然是不肯去干的。
他們不肯干,沒關系,進了長安城里,自然就肯干了。
而事實上,類似苦役,也是被長安城俘虜囚禁的修行者,最懼怕的事情,尤甚于死亡和酷刑折磨。
或許,可以算是從精神到身體的全方位摧殘,尤其是精神方面的極度屈辱和不甘?
張東云懶得計較其中細節。
讓你干,你就必須給我長安城老老實實的干。
有多重方面因素加持,長安治下的農業生產,其實一點問題都沒有。
如果一定要說有問題,就是一切方針實施都時間尚短。
有些政策見效,終究還是需要時間。
不過,當前如果要從土地上擠出一定人口來,問題還是不大的。
但所謂商貿具體怎么做,還需細細思量。
不論東疆,還是中土,亦或者北莽、西域,其實都有自己的商貿體系。
張東云長安城早先在東疆時,其實就完成過相關任務。
整個東勝神洲,可能只有南荒在這方面落后一些。
人族的魔道修行者所居之地還好點,妖族占據的領地,這方面就要原始的多。
但即便不考慮南荒,張東云推測,東勝神洲當前的商貿,不符合系統判定標準。
還是要長安城具體做些事才行。
張東云倒是有幾個想法,但需要得力的實施者。
這事兒要在修行者中扒拉,難度肯定高。
畢竟這個世界的修行者,有一個算一個,幾乎可以說是全脫產的。
這時候就又體現出儒家修行者的優勢來。
不管品性如何,但這個世界的儒家修行者只要愿意放下身段認真去學,不管學什么方面的知識,都有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修行境界越高的大儒,只要他當真愿意經世濟民,他就越有這個才能。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才”的標準上,“德”要具體人具體看待。
但至少,儒家修行者在這方面的轉行上,硬件條件確實最有利。
當前在張東云指導下,主政整個中土大地的人,便是第十三境儒家大宗師楚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