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漸漸平復了心情,緩緩跪坐下,眼眸輕描淡寫地看了陳正泰一眼:“此書……可有深意?”
陳正泰道:“恩師,這書是教授流民們識文斷字用的。”
李世民聽罷,一臉疑竇:“識文斷字?庶人也可讀書嗎?”
“如何不能?”
李世民心情很不好,似乎怒氣未散:“莫非還可做官?”
“這……或許某些優秀的人可以吧。”陳正泰頓了頓,隨即道:“學生讓他們學習識文斷字,并非是讓他們做官。”
“不能做官,要之何用?”李世民繼續追問。
陳正泰嘆了口氣道:“敢問陛下,難道這世上,只有做官,才需要學問嗎?這天底下,處處都是學問啊,在二皮溝,有上萬的青壯勞力,若是個個大字不識,就算給他們土地,又能種植出多少的糧食?學生以為,天下處處都是學問,耕種是學問,煉鐵也是學問,可有學問的人,統統都在幾姓幾家那里,他們要嘛是顯貴,寄情于山水,要嘛出仕為官,可是……其他學問如何傳承呢?一個高明的匠人,碰巧打出了更好的鐵,可他學到的只是經驗,因為他沒有學問,他無法去細究這背后的原理,如此……千年來,先人們就學會了煉鐵,可千百年之后,后人們依舊還是用著老祖宗們的辦法去煉鐵,雖有改進,卻依舊難有太大的進步。”
陳正泰頓了頓:“學生煉白鹽,造紙,學習的便是細究其根本之道,這個學問,比之做官對天下的益處更大。所以學生以為,這萬余勞力,不能平白荒廢了,讓他們學習基本的識文斷字,學習基礎的算學,他們之中總會出現佼佼者,去研究更精深的學問。”
李世民聽了,若有所思。
不為做官的學問。
他凝視著陳正泰:“庶人也能識文斷字嘛?”
此言一出,差點沒把陳正泰噎個半死,原以為李世民這樣的人,一定跳脫出了高門中那種固有的歧視觀念,誰曉得,這等根深蒂固的觀念竟是如此的頑固。
陳正泰道:“我想……可以吧。”
李世民嘆了口氣:“學問哪里是這么容易被人參透的,朕非是不敢信重庶人,朕也算是見多識廣,所見的庶人大多愚笨,不堪教化,朕知你的心是好的,只是……望你不要糟踐錢財,這錢要花在刀刃上。”
李世民的觀念里是……陳正泰人很不錯,能掙錢,唯一的毛病就是愛拿著這錢東搞西搞,看著心疼。
當然……李世民對于庶人的歧視,也絕非是空穴來風。
在這個生產力并不發達的時代,天下有高門,有寒門,也有庶人。
這天下經歷了幾百年的戰亂,絕大多數的庶人,不過是過上了十年的太平日子而已,可即便如此,他們依舊隨時處于饑餓的狀態。
人類的大腦是需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才能發育的,一旦沒有足夠的蛋白質供應,大腦缺乏足夠的營養,難免會發育不良。
因而,陳正泰來到這個世界,方才知道,這個時代的人和人甚至可以區分為兩種不同物種的地步。
高貴之人皮膚白皙、高大、強壯,擁有著極好的修養和見識,許多人才智便是后世的人也無法可以與之比肩。
可絕大多數庶人,卻是矮小,皮膚黝黑,目光呆滯,唯唯諾諾,明顯智力與前者有著巨大的差異。
這長年累月一代代的傳承下來,兩者的區分愈發的明顯,已經到了涇渭分明的地步。
陳正泰想到這些原因,也不好在解釋了,只好朝李世明干笑道:“是,學生受教。”
.....
推薦一本書(驚奇贅婿),快上架了,很肥,可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