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臉色更凝重,卻還是繼續動了筷子,他心里頗有幾分遺憾,看這小子一點都不在乎的樣子,只怕是真不知死活了……難道……這是他對朕盡的最后一次孝心,他自知自己罪責難逃,所以……
李世民動了筷子,一口口的將這馬鈴薯吃下。
這一盤馬鈴薯,是兩個馬鈴薯制成的,足有四五兩重,因為馬鈴薯含有大量的淀粉,能為人體帶來豐富的熱量,所以李世民吃下了一個之后,便略覺得自己有些飽腹感了。
他繼續吃下去,直到兩個都吃完了,這才放下了筷子,此時……肚子已不只是飽腹感,而是略有腫脹感。
他是清早擺駕而來。
沿途耽誤了不少時間,因而現在已接近正午,吃之前,肚子略覺得餓,可現在,卻覺得自己恢復了精神。
這食物,一旦吃飽了,便覺得有些膩味了。
李世民心里想,和那筒骨湯相比,這叫馬鈴薯的東西,也沒有什么特別,吃起來……感覺更像是煮熟的五谷。
“恩師吃飽了嗎?”陳正泰很關心的道。
李世民只點點頭。
“敢問恩師,這馬鈴薯的滋味,不會不合恩師的胃口吧。”
“尚好。”李世民覺得再這樣進行無關緊要的對話,讓這御審直接偏離了原來的方向。
陳正泰道:“若是從此以后,讓這馬鈴薯,來代替主糧,恩師以為如何?”
代替主糧……
李世民一愣。
在古代的世界,人們對主糧的印象是五谷。
所謂五谷,分別是稻、黍、稷、麥、菽,其中稷為五谷之長,這稷其實就是高粱,因為在古代,人們食用更為普遍,所以慢慢的‘稷’就成了古人們谷神的象征。
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社稷二字,其實分別是土地之神和五谷之神的合成。
社稷……即土地和糧食。
在古人們的世界觀里,土地和糧食乃是一個國家存續的根本,作為君主,需設社稷壇,并且親自進行祭祀,以希望上天能夠風調雨順。
由此可見,這糧食對于一個統治者而言,意味著什么。
在農業社會,這是國家的基石,是一個王朝興起的必要條件。
這東西……能代替五谷嗎?
李世民心里生出了疑問。
方才他只將此物當作尋常的食物來吃,并不覺得這食物有什么特別,可現在回想著那滋味……還有自己的腸胃里那一股充實的感覺,李世民不由皺眉起來,隨后,他徐徐點頭:“此物,倒是和五谷的滋味相差不大,只是朕吃慣了白米,倒是覺得白米更合胃口,不過……若稱它為谷,倒也無妨。”
陳正泰正色道:“學生的莊稼田里,種植的就是這馬鈴薯啊。”
李世民這才意識到了什么。
聽這陳正泰說陛下所食之物,可以替代五谷,一下子讓百官們打起了精神,他們爭相的望著李世民身前案牘上的馬鈴薯殘余。
“學生這些時日,在二皮溝,開墾出了一片田地,便是種植這馬鈴薯,所以規定,在這試驗田附近,任何人出入,都不得隨意踐踏莊稼,尤其是不得騎馬。半個月前,韋節義老弟騎馬來此,帶著一群奴仆,縱馬差一點便踐踏了莊稼田。學生只恐這莊稼有失,所以情急之下,失去了理智。這半月以來,學生以為如此,所以被拘押了起來,如今已經做了深刻的反省,無論是任何理由,學生也不該打人的,尤其是韋節義賢弟,他雖有錯在先,可他畢竟不知道……內情,如今因為這一場誤會,鬧出了這樣的大事,以至連恩師也都驚動,這實在是學生的過失,懇請恩師恕罪。”
陳正泰鄭重其事的表達了歉意。
事情是我干的,所有的罪我都認了,打人是誤會,現在我知道自己錯了。
李世民聽罷,臉色緩和,他低頭看著這馬鈴薯,心想,如此甚好,朕就坡下驢……
“陛下……就算這馬鈴薯可以替代五谷,又能如何?天下本就有五谷,本就不需要其他的食物來替代它,陳正泰在此故弄玄虛,尋了一個莊稼,就想因此而脫罪嗎?臣看這馬鈴薯,也沒什么了不起,臣可以吃稻米,可以吃稷谷,可以吃麥子,為何要吃這馬鈴薯?陳正泰口口聲聲的說,這馬鈴薯價值連城,即便它是谷物,又如何稱的上是價值連城?懇請陛下,為臣做主。”
韋玄貞忙是站出來,他覺得這陳正泰挺莫名其妙的,就靠這個?便想脫罪?
這簡直就是侮辱天下人的智商啊。
眾臣紛紛頷首點頭,覺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