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頭的百官聽到這番話,尤其是見陳正泰底氣不足的樣子,頓時也恍然了。
對呀,世上哪里有什么畝產千斤的玩意?這糧食要是能畝產五百斤,都可以報祥瑞了!
而畝產千斤,千年以來所未有,就算是上古的典籍里,也不曾出現過。
陳正泰這個狗東西……
陳正泰還是領著大家到了試驗田,他雖是有著幾分不確定,可萬一真的實現了呢?
這試驗田是用培土隆起,中間乃是田埂,大致這里種植了數畝莊稼。
每一畝地前都掛了牌子,做了標記。
附近還特意的挖了壕溝,將這幾畝地圈起來,防止有人隨意出入,甚至在這里,還有專門的人進行看守。
此時,土地上已覆蓋了大量的枯黃植物。
這是土豆生于地面的枝葉已枯萎,放眼看去,很是殘破。
李世民只看到了葉子,卻不見果,不由皺眉起來:“這馬鈴薯的果實在何處?”
“在地里。”陳正泰老實的道。
李世民道:“現在已成熟了嗎?”
“已經成熟了。”
李世民頷首點頭,眼睛直勾勾的看著這馬鈴薯地,竟是發現,自己此刻已將所有的事都忘了,他全神貫注的道:“給朕收割,來人,丈量出一畝地來,朕要親眼看著它收割出來。”
李世民一聲令下,連忙有人取了長繩來,開始丈量,等量出了一畝地,再將這土地圈起之后,陳正泰便指使著農學館的文吏以及農夫們開始動手。
對于如何收割,他們早就耳熟能詳。
事實上,馬鈴薯收獲比之尋常的谷物收割起來容易得多。
數十個人早就拿好了各種盛具,接著進入地里,便開始輕輕刨土,而后便見從土里露出了一個個如拳頭一般大小的馬鈴薯,人們毫不費力的將這馬鈴薯撿起,丟入盛具。
隨著地里的土一點點被刨開,放眼看去,這地中浮土之下的果實,層層疊疊,個頭都不小!
這時候,李世民的神色更顯得有些緊張。
百官們已開始議論紛紛起來。
李世民似乎對于農學館還不全然放心,朝張千使了個眼色,張千會意,親自指揮著宦官們去取大稱來。
而后……他們抬著稱,將所有收獲上來都土豆進行承重。
“陛下,三十二斤……”
“六十九斤。”
每稱一次,宦官們都需呼喚一聲,他們心知陛下此刻急于知道結果,所以一點表現的機會都不愿意浪費。
李世民依舊佇立不動,目光依舊在地里的土豆上!
這是天大的事,他需死死的看著,不愿出現絲毫的作偽。
要知道,歷來地方州牧們,為了虛報自己的政績,都愛在這作物上頭作偽,而后大張旗鼓的宣告大唐出現了吉兆,又或者是祥瑞。
而今日……李世民親自監督,他想看看……這一畝地里,到底能種出多少糧來。
“一百三十七斤。”
說到大唐的斤,其實相當于后世的六百克,所以分量要比這個時代要高一些。
當念到一百三十七斤的時候,李世民眼里更顯激動起來。
因為他看到……還有許多馬鈴薯沒有收獲,再過一些時候,這產量就要超過尋常小麥和稻米的產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