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王李泰的府邸,其實已是車馬如龍了。
來拜訪李泰的人如過江之鯽。
許多人似乎覺得李泰成了他們的希望。
尤其是這一次遭遇了如此危機,是李泰挺身而出,為大家解決了眼前的疑難。
而李泰對待每一個賓客,都是彬彬有禮,無一不周到,這也令各家心里似乎有了答案。
坊間流傳著李泰將要做太子的傳言,這倒極符合許多人的預期,因而這個流言根本不必刻意去傳播,其實人們已經樂意為之鼓吹了。
而李泰面對這些流言,總是表現出謙虛的樣子,一再稱頌自己的皇兄乃是賢太子。
李泰對于這樣的局面,其實是極高興的,因為陳正泰和太子走得近,而陳正泰這個家伙……鼓搗出了馬鈴薯之后,惹得許多人損失慘重!
大家將賬算在了陳正泰身上,可背地里,又何嘗沒有人暗中責怪太子對他們的忽視呢?
他的挺身而出,恰恰讓溺水的人看到了希望。
沒有陳正泰,只怕還真不會有這樣大好的局面。
……
只是這坊間的流言蜚語,已越發的厲害了,以至于街頭巷尾,都在傳遞著此事!
太子乃是國家的儲君,代表了未來,更是無數黎民百姓寄托的希望,人們樂于對此津津樂道。
而此時……該收的地已收得差不多了。
陳家收到了土地足足有七百九十五萬畝。
這是一個天文數目,幾乎可以達到整個天下土地的一成了。
而這……也讓陳家背上了一個幾乎讓人不敢想象的巨額債務。
陳正泰卻照樣該吃吃,該喝喝,一副沒事人的模樣。
只是……也有人對陳家未來的命運感到了擔憂!
正泰和太子走得太近了,可未來……依著太子這般下去,只怕……這天下……到底是誰還不好說,一旦李泰成為太子,陳家遲早要惹來大禍。
這地收得差不多了,陳正泰在將無數的土地造冊,并且讓人繼續清丈之后,便將一本簿冊送入了宮中,說好了四六分賬的,陳正泰向來還是說話算數的。
看著這個數目,李世民目瞪口呆。
這么多的土地……這花了多少錢,又到底欠債了多少……
這是四六分賬啊,意味著,收來的這些土地,有六成是該皇家出的,這一點……李世民不可能假裝不知情,該出的錢,還是得一文不少。
而現在地價如此低廉,若是維持這個地價,不只是陳家,便連宮中,只怕也要被這巨額的債務給壓垮。
陳正泰這是給了朕一個天大的麻煩啊。
不過……賬簿送來的同時,陳正泰還送來了一份奏疏,懇請陛下巡視鄠縣。
鄠縣?
李世民心里思量著。
這鄠縣,卻不知有什么名堂?
似乎……陳正泰早已胸有成竹,朕……該去看看?
李世民幾乎不假思索,便將這奏疏恩準下來。
去看看!
…………
一萬五送到。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