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敵百?
想的越深,眾人后襟更涼,有人甚至覺得天塌一般。
李世民將手中的奏報隨即送到上前來的張千手里,冷冷道:“傳閱下去。”
張千躬身行禮,隨即取了奏報,先送房玄齡手里。
房玄齡接了奏報,忙是掃了一眼,一時也是驚住了。
陳正泰……善戰至此?這豈不是和陛下一般?
難怪……陳正泰是陛下的弟子了,這天底下,只怕沒幾個人可以做到這樣的程度吧。
那吳明的叛軍,現在看來,實在是可笑,猶如土雞瓦狗一般,如此的不堪一擊……
房玄齡立即道:“陛下,吳明逆天而行,不忠不義,如今果然得了報應,雖死亦不足惜。至于陳正泰,聞得吳明反叛之后,雖是風雨飄搖,朝不保夕,卻依舊果斷平叛,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功勛卓著,社稷之臣也。”
房玄齡隨即將奏報傳至杜如晦手里。
這杜青,乃是杜如晦的遠親,眼見他如此,開始還想為他美言幾句,保他的性命,可現在,杜如晦卻知道,挽救杜青已經沒有意義了,這個人……已到了罪該萬死的地步,于是,他默默的看了奏報,心里也不禁震驚起來,只憑著這捷報,還有那吳明搜羅出來的罪狀,今日之事,便已經塵埃落定。
奏報一份份的傳閱,看過的人,除房玄齡做了最后的論斷之后,其他的人,都不發一言。
李世民已升座,四顧左右:“諸卿難道沒有什么其他可說的嗎?”
“臣……萬死之罪。”杜如晦站了出來,一臉慚愧的樣子。
李世民凝視著杜如晦:“罪在何處?”
“吳明等人,罪惡滔天,臣等竟不能察,這是臣的過失。”
“只是你一人的過失嗎?杜卿乃是宰輔,這些細小的事,失察也是情有可原,那么三院御史,難道沒有疏忽?吏部難道沒有干系?除此之外,這吳明的門生故吏,以及他的故舊僚屬,也都對此毫無知情?”
李世民開口,就讓朝中不少人心里顫了起來。
李世民正色道:“可是,卻只有杜卿家一人來認罪,那些理應獲罪的人,為何還在掩藏,此事,要徹查到底,一個吳明,便不知殘害不知多少百姓,我大唐,又有多少的吳明?難道這些,都可以糊弄過去嗎?依朕看,澄清吏治,已經是當務之急了。而要澄清吏治,一在選官,而在監察,此二處若都有疏漏,那么出現吳明這樣的人也就不奇怪了。”
“自然……”李世民突然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眾臣:“朕當然清楚,若是在這上頭動一動,一定會有許多人心生怨憤,不過不打緊,你們要怨便怨吧,只要不必效仿吳明謀反即可,退一萬步,即便是謀反又如何呢?天下的反王,朕已誅殺了十之七八,謀反的刺史,朕的弟子也已不費吹灰之力將其誅殺殆盡,諸卿……若是以為借此,就可以有所作為,那么不妨可以試一試看,朕拭目以待。”
這話真是絕情到了極點。
等同于將許多大臣直接當做反賊來看待了。
可偏偏今日,所有人大氣不敢出,竟是不敢發出一言,只是俯首貼耳。
……………
這兩天更新不穩定,老虎拿本子記下了,真的會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