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可是帶兵的人,他深知帶著兵馬和給養,哪怕是急行,一日能行三十里,便已算是一支精兵了。
而在廣袤的草原,可能因為沒有阻礙,突厥人倒是可以做到日行百里,再多,便聞所未聞,畢竟……這是大量的人馬,要運載大量的馬料,人也要負重許多的干糧,人要歇,馬也要歇。
可人坐在車上,顯然一直處在休息的狀態,這沿途可能會顛簸,但是倒不至騎手在馬上一直駕馭著馬匹這樣勞累。
至于沿途換馬,設置了車站,這倒不算什么,畢竟草原之中,最多的便是馬。
日行三百,這簡直如《莊子,逍遙游》中的鯤鵬一般了。
李世民的興致高漲了起來。
起初的時候,他能感受到馬努力拉動車廂,再到后來,便覺得這車廂只是沿著木軌,自己在狂奔了。
他不禁喃喃地道:“日行三百里,日行三百……”
一旁的張千也不禁臉色驟然變了,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
心里不禁佩服陳正泰,真是了不起。
陳正泰坐在一旁,卻一副很平靜的樣子。
他心里甚至想,日行三百,還是里……
想當初,自己的那神車五菱宏光,一腳油門下去,一天二十四小時,我能跑三千里。就這……中途還需睡覺和下車吃喝。
只是對這個時代而言,這幾乎是奇跡了。
若非親身體驗,李世民絕對不會相信,他甚至覺得陳正泰在夸夸其談。
而此刻李世民親身體驗,沿路的風景瘋狂往后移動,他確信陳正泰的話不摻任何假,他頓時興致盎然起來。
因為馬車一直在急行的緣故,直到百五十里左右,才停下來,似是到了一處站口,李世民下車,而車站的人開始替換馬匹,恍然之間,李世民竟已發現,再過不久,竟要抵達草原了。
這關中距離草原,本就不遠,而木軌,采用的乃是直道,盡力修的筆直,沒有過多的彎彎繞繞。
身后一長串的車馬,也都穩穩停住,車中的禁衛,也紛紛下車歇息,這些禁衛們,似乎也沒想到,此次的旅途,如此的順利,因而興致勃勃的下車,而換馬的過程是很短暫的,因為車站中的人,顯然已有了經驗,他們訓練有素,片刻功夫,便又有人通知大家登車。
李世民甚至在車廂里打了個盹兒,一覺醒來,便發現自己竟已到了草原上,窗外,是茂盛的青草,在大風的吹拂之下,起起伏伏,宛如綠色的汪洋大海……
此時的草原,其實并不能稱之為后世的大漠,因為唐朝時期,雨水充沛的緣故,所以草長勢很猛,遠處……竟可見到一些零星的牛羊,也不知是野物,還是牧人們走失的。
李世民甚至可以看到,偶爾,這木軌旁,有巡路的一些人,他們騎著馬,優哉游哉的模樣,甚至有人似還趕著自己的牛羊。
瞧他們的樣子,竟是漢人的裝扮,三三兩兩。
陳正泰瞧出李世民的好奇,便笑著解釋。
“每一處車站附近,都建立了牧場,這牧場的人,除了放養牛羊之外,也擔負了一些警戒和保衛的事。自然……路軌漫長,也不可能讓他們專職做這些,只是讓他們確保,附近不會出現馬賊和宵小之徒。陳家在這沿途,甚至的牧場有十七個,未來還會更多,牧人多是漢人,從關中招募來的。”
李世民越發覺得驚奇,一雙眼眸里滿是不解,他看著陳正泰。
“漢人牧馬?”
陳正泰頷首,隨即微笑道。
“陛下,漢人牧馬當然困難,可此前只聽胡人能牧馬,只是因為,胡人們沒有其他的生計而已。說實話,誰愿意在這草原之中反餐風飲露,不過現在陳家這里,對于牧場的牛馬,都設置了一個收購的價格,確保他們的牛馬長成之后,能夠隨時換成錢財,除此之外,圍繞著朔方和鐵路的沿線,也有一些商賈,聚集起來,因為牧人們有錢,所以他們也愿意再集市中兜售關中運來的蔬果和貨物,未來有了這木軌,貨物的運輸就便利了許多,對于牧人們而言,牧馬只是職業而已,平日的衣食住行,其實并不會比關中要差。漢人也是人,與胡人沒有什么分別,他們能牧馬,漢人怎么不可以呢?主要還是看如何保障他們的生計和利益,他們自然也就肯踴躍去做了。”
陳正泰頓了頓:“這里牧場的牛馬,會運至朔方或者關中去,將來可以補充給關中畜牧,也可提供大量的皮毛和肉食,彼此之間互通有無,其實中原一直缺少的就是畜牧和肉食,只是這草原被胡人所占據,因而牛羊和馬匹,本就被他們所壟斷,朝廷的互市,交易量并不高,倘若能讓大量的牛羊和皮毛涌入,這對草原和中原,都是好事。”
李世民頷首,只是他對于漢人牧馬,還是頗有些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