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皺眉,一臉不悅地反駁張千。
“朕說過,不可用春秋的法度,來制漢和魏晉的天下,我大唐,現在就是在用春秋之法,而制天下。這樣的天下能夠長久嗎?這是天下千年才有的變局,若是為君者故步自封,遲早要釀生禍端,大丈夫行事,當斷則斷,朕意已決了,就這樣處置。”
張千心里很復雜。
好端端的在宮里設一個鸞閣,怎么感覺,這不是搶三省的權力,倒像是在搶內宮監這些宦官和女官們的權力啊。
當然,此時他不敢再勸了。
只是頷首。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次日清早,李世民令人門下制詔,門下省這邊有點一頭霧水,不知道陛下為什么突然要求頒發一份奇怪的奏疏,這個鸞閣到底是什么,大家都不懂。
只是宮里連續催促了幾次,門下才不甘心的修了詔書,當日,便頒發去陳家了。
陳家上下接旨,遂安公主李秀榮一時也是莫名其妙。
當日,陳正泰和李秀榮聚在了書齋里,魏征和武珝也在一旁侍奉。
李秀榮很是不解,微微蹙眉,困惑地說道:“什么是鸞閣,父皇此舉,到底有什么深意呢?”
陳正泰也正想問這句話。
不過魏征在朝多年,對于李世民的脾氣,也摸得很準,因而請他來。
而武珝作為長史,深知陳家的事務,且絕頂聰明,也一并都叫來商量。
魏征道:“陛下突然下此詔,一定有他的意圖。”
“這不是廢話嗎?”陳正泰忍不住吐槽:“不然陛下是吃飽了撐著,現在的問題是……意圖是什么?”
魏征卻顯得很淡定。
“應該和李祐謀反有關。”
武珝在旁插嘴道:“也可能和侯君集有關系。”
“侯君集?”李秀榮眉頭皺得更深了,她覺得侯君集和自己八竿子打不著。
武珝細細給李秀榮分析起來。
“這些日子,學生關注了朝廷的動向,侯君集一直被陛下委以重任,將來是必定要封侯拜相的,這一點,從陛下提拔他為吏部尚書,早年又讓他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太子為側妃,便可看出來了。只是這一次,李祐謀反,侯君集巡查的過程中,卻是視而不見,令陛下大為失望,想來……陛下因為如此,而憂心忡忡吧。”
眾人若有所思地點頭。
武珝又道:“現在陛下遇到了一個天大的難題,那就是……如何布置未來的朝局,陛下乃是雄主,這普天之下,誰敢于他爭鋒?而貞觀朝,更是人才濟濟,可是一旦陛下老去,那些文臣武將們也都垂垂老矣了呢?陛下終究還是不放心,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一點陛下當然深諳此理。”
李秀榮還是無法理解,嘆了一口氣,不由追問道。
“這與鸞閣也有關系嗎?”
“有大大的關系。”武珝正色道:“就如侯君集一般,當陛下覺得侯君集可以托付之后,雖然那時太子已經大婚,可陛下已經下旨,令侯君集嫁女。這就說明,陛下終究還是最看重的是親情。若連至親都不可靠,那么這天下,還有什么是可靠的呢?陛下想來是因為師母性子溫和,又對工商有頗有了解,且有治家的經驗,所以希望公主殿下,能為他效勞,將來若是太子殿下登基,殿下也可幫襯一二吧。”
陳正泰聽到此,忍不住哈哈一笑:“找她幫忙,不如找我呢,找我也成哪。”
“這就不知道陛下的打算了。”武珝搖搖頭:“不過陛下的心思,神鬼莫測,他要做的事,也沒有人可以攔住。”
李秀榮道:“那我該辭了旨意,只希望在家能相夫教子。”
魏征聽到此,忍不住道:“殿下何不試試呢……這是陛下的美意,而且對陳家也有好處。”
武珝卻是頷首:“是該辭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