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五千規模,需擴充到兩萬至三萬人左右。
現在天策軍的名號已經打出來了,又立下了大功。
各營已經直接改成了軍,而陳正泰直接任都督,其余蘇定方人等,各任將軍,原先的骨干,現在紛紛晉級,而這些年,因為百業興旺,百工子弟也越來越多,不少人開始踴躍入營。
兩萬新兵,從朔方至二皮溝,再至長安等地,源源不斷的補充,居然很快,便已經招募滿。
緊接著,便是緊張的新兵操練了,這事是參軍府負責的。
參軍府長史鄧健,現在已挑選出了一大批骨干,足足有上百人的規模,文為文吏,武為參軍,抽調了大批的骨干,進行新兵的操練。
天策軍有自己的章程,所以一切按部就班便可,新兵的伍長們,也都是原來的老兵。
只是……唯一美中不足的卻是,陳正泰并沒有增加騎兵軍的實力,原來一千重騎,現在也不過是增加了兩千人,變為三千而已。
這令薛仁貴念叨了許多日子。
這重騎的實力,已經顯現了,他甚至可以放出豪言,這天策軍里,只要有重騎就可以了,其他的兵種,只留有少部分為重騎輔助即可。
當然,薛仁貴的話,是有道理的。
一千重騎,可以將侯君集打的屁滾尿流。
那么若是征募兩萬重騎,豈不就天下再也尋覓不到敵手了?
可顯然……陳正泰卻另有打算,他的計劃之中,重騎雖負責沖鋒陷陣,卻并非是天策軍的主要力量,重騎才是輔助。
反觀炮兵營和步兵營,都得到了大大的加強,炮兵營添加了兩千人,而護軍營則增加了一千,其余一萬五千新兵,統統作為步兵營。
以至于連帶著步兵的蘇定方,都覺得陳正泰腦子抽了,作為步兵的統領,蘇定方當然希望步兵多一些,可如此大大加強步兵,卻讓他有些難為情,分明這步兵在戰場上,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效用。
擊殺侯君集的時候,蘇定方跟著領了功勞,都覺得有些沾了薛仁貴的光。
可陳正泰顯然令有打算,他既決定的事,誰也攔不住。
以至這事被宮中得知,李世民居然親自來過問,忙派張千來問話,詢問是否天策軍錢糧不足。
這言外之意是,沒錢買得起重甲,搭配上好的馬匹,找朕要啊,千萬別給朕省錢,朕不差這個錢。
可陳正泰的回應卻很簡單,臣乃天策軍都督,這事我說了算。
而后,張千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陳正泰,一副你這家伙翅膀硬了,能耐了啊。
接著也不再打話,轉過頭,就跑去李世民那兒打小報告了。
“陛下,這是陳正泰的原話,奴絕沒有添油加醋,這都是陳正泰說的,奴當時聽了,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呢。你看看……恃寵而驕,奴今日心里很震撼哪,就想著,奴以后,一定不要學那陳正泰,稍稍有了一些功勞,便不曉得天高地厚了。”
李世民:“……”
顯然……陳正泰的倔強,是李世民意料之外的。
…………
第三章送到,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