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之后,已經化名余老魚的高老爹,在柴溝堡被找出來了。
高老爹不想回京城,他覺得留在柴溝堡挺好的。
但是他讓史丙帶回來一句話:“那個找我做百壽圖的人,是個閹人!”
閹人?
宮里的!
昭陽長公主在宮里也查到了當年那幅百壽圖的下落,那幅圖沒有陪葬,至今還存放于太皇太后生前住過的長樂宮里。
華靜瑤把一真一假兩幅百壽圖放在面前,不比不知道,這一比便能看出真偽。
當年敬獻給太皇太后的那一幅,明顯是真跡。
沈逍再次見過劉翰林,從劉翰林口中得知,這幅假的百壽圖確實出自張家,卻并非是張家祖傳的。
有一年除夕,劉老恭人多喝了幾杯,曾經對劉翰林講過這件事。
二十多年前,有個女人帶著一個孩子借宿在張家村,次日一早那對母子被人發現死在屋里,是被人掐死的,張家村的人沒敢報官,悄悄把對母子埋在了后山。這對母子遺物之中有拇指粗的大金鐲子,還有實芯的大金鎖,除了這兩樣,便有這幅百壽圖。
張家人雖然不懂這百壽圖是什么,可是他們認定這對母子是有錢人,這幅百壽圖既然是他們的東西,那當然也是好東西。
張家人進城時,把這幅百壽圖拿給劉老恭人看,托她找人賣個好價錢,劉老恭人還真的找人看過了,被人認出這是前朝針王路月娘的真跡,劉老恭人嚇了一跳,索性拿了十兩銀子給了張家人,自己把這幅百壽圖留下來了。
可是后來她想把這幅百壽圖賣掉時,卻怎么也賣不出去。
正如華靜瑤猜測的那樣,路月娘的繡品到了如今就是有價無市。
全都知道這是好東西,也全都知道這東西值錢,可是卻就是無人問津。
一來二去,這幅百壽圖就留在了劉老恭人身邊,反正也賣不出去,劉老恭人索性把這幅百壽圖和舊衣裳放在了一起,懶得過問了。
劉彩書與二皇子議親后,劉老恭人便覺得這幅賣不出去的百壽圖終于能派上用場了,她把這個給劉彩書添妝,外人只會說她這個做祖母的疼愛孫女,把無價之寶全都給出去了。
......
綜合這些線索,華靜瑤得出幾個結論。
一是教給路家那個媳婦手藝的落魄婦人,應該就是昔年帶著一雙兒女亡命天涯的白鳳凰,只是不知道她后來結果如何,是生是死;
二是當年找高老爹做三幅百壽圖的閹人來自宮中,而且很有可能就來自太皇太后的長樂宮!
根據太后回憶,太皇太后對這幅繡品并不是很喜歡,主要原因是覺得不吉利,畢竟這曾是前朝太后的東西,前朝早就滅亡了,所以除了剛收到時她一時興起,指著上面的壽字教過小孫女以外,便把此物扔到一邊了,這也是此物沒有陪葬的原因。
除了長樂宮的人以外,宮里其他的人,幾乎全都沒有見過這幅百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