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崇禎皇帝一笑又對張明偉說道:“根據先生提供的那個錦衣衛日報上看,民間輿情,還是傾向于第一種處置。如果朕同意了第一種處置的話,這孔家就等于沒有打倒。而如果朕準了第二種處置的話,恐怕輿情不平!先生以為,該如何處之?”
之前他和張明偉達成的一致意見是,儒學可以有,但是孔家必須打倒!
因此,要按著崇禎皇帝的本意來說,他肯定是選擇第二種,直接干掉就好了。但是,身為皇帝,也不可能一意孤行,要綜合考慮才行。
張明偉聽了一笑道:“之所以有這種情況,是因為孔家的影響經過這么多年,早已根深蒂固,要想輕松改變這種局面,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不過陛下也不用過多在意,再稍等一段時間,這案子拖得越久,就越能打破千年以來的影響。”
說到這里,他又一笑道:“《明報》那邊,我再找幾個有份量的人來點評,繼續討論這孔家的這些破事。等到真正剝去了孔家身上的那層外衣,便是陛下可以下旨定案的時候了。”
崇禎皇帝一聽,當即哈哈一笑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朕就先讓他們再審著好了!”
說完了這個事情,他忽然話鋒一轉道:“先生,如今朕的女兒已經十五,要不,就定下婚期如何?”
朱媺娖一起陪同張明偉進宮了,不過沒跟著來一起議事,而是去見她母后了。
這時候,冷不丁地聽到崇禎皇帝這么一問,張明偉一時都沒跟上思路。
回過神來后,他看到在場的人中,就只有王承恩一個人在,便對崇禎皇帝實話實說道:“陛下,在我那個時代,十五歲的年齡,還是在上學讀書的年齡。這種思想認知,是刻在我的骨子里的。訂婚可以,結婚的話,感覺太小了。”
“這樣啊!”崇禎皇帝聽了,并沒有強求。反正張明偉這個女婿,是不可能跑掉的。
并且,他也有顧慮。
如今建虜未滅,西南未平。特別是遼東建虜這邊,如果換了別人掛帥。崇禎皇帝是真有點擔心,萬一又打敗仗,把大好局面葬送了怎么辦?
而張明偉領兵南征北戰,已經有戰績證明了,他來領兵光復遼東,那是最穩妥的人選。
而大明朝的慣例,娶了公主的駙馬,那只能有閑職,而不能掌握實權。
雖然他可以強行破例,但是,御史言官的奏章,絕對免不了要啰嗦。
這么想著,崇禎皇帝便笑著說道:“那好,就依先生的,這個事情反正也不急,就再等兩年好了。”
說完之后,他從桌子上拿起一份奏章,讓王承恩轉給張明偉,同時說道:“這是石柱宣慰使馬祥麟的請戰奏章,要求調去遼東打建虜,先生怎么看?”
張明偉聽了,倒也沒有多少考慮,當即笑著說道:“陛下,我大明步軍之中,白桿軍的軍紀算是一等一的。調他們去打建虜,該是可以。如果再給他們換裝,戰力更能提升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