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想著,他便立刻擠出笑容連聲答應道:“是,是,是,小人都聽大人的!”
張明偉聽了,便轉頭看向地上跪著的那個布商,問他道:“你屯了很多布?”
那布商聽到興國公竟然會為他出頭,給他說話,心中非常感動,聽到問話,連忙點頭回答道:“是,都是小人貪心,不但把自己歷年來賺得錢砸進去了,還又去借了十萬兩白銀來囤貨……”
說到這里,他都快要哭出來了。而他身邊的那個女人,則已經低聲抽泣起來了。
張明偉聽了,眉頭微皺之后,便對這個布商說道:“如果你貨物多的話,可以盡快賣到海外去。相信海外的布匹價格應該還沒有受到沖擊。”
聽到這話,布商先是大喜,不過馬上,他那笑容便一下沒了,苦著臉對張明偉說道:“國公有所不知,草民要是運布匹出海的話,沿途不知道要經過多少道關卡,光是各地抽稅,草民就吃不消啊!”
一聽這話,張明偉立刻便想起在后世看到過的資料。
說得是明朝有個人發現兩個地方的一種商品價格相差很大,于是他覺得大有賺頭,便去低價的地方收購了這種商品運過去賣。
結果沒想到,走一段路便會遇到收稅的。有的是當地官府設卡,有的是當地豪強或者致仕官員設卡,還有外派的宦官設卡等等。
這些設卡收錢的,那都是強勢群體,不是一般的小商人能得罪的。于是,層層拔毛之下,這人發現,要想把貨物運到目的地,他絕對會虧本。
更奇葩的是,他又發現,如果把這些貨物再運回去的話,他還要被層層抽稅。
于是,一怒之下他便把貨物都燒了。
想到這個,張明偉便感覺到,要想真正地做到百姓安居樂業,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兩年,其實也就是大的框架之下沒有那么亂了而已。對于地方上的普通百姓,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這樣吧,我給你開份文件,就你這次出海之用。”張明偉看著這布商說道,“如此一來,一路之上應該沒人敢抽你的稅了!如此,你可愿意?”
說實話,其實出海也是有很大的風險,畢竟大海之上,如今又沒有天氣預報,大海的變臉是很快的。
不過也是因為如此,出海的利潤也會很高。
這布商聽了張明偉的話,看了一眼那個催債的中年人一眼之后,便連忙轉回頭,向張明偉重重地磕頭下去,大聲說道:“草民愿意,草民謝大人活全家之恩!”
他身邊那個女人,應該就是他媳婦,那也是喜極而泣,連忙向門里招手,把那幾個小孩叫了出來,一起跟在布商后面磕頭。
這個事情,對于張明偉來說,只是順手為之,但是,對于這家人來說,那確實是活命之恩了。
張明偉見他們如此,便微笑著抱拳說道:“新年快樂!”
然后,便催馬繼續往紫禁城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