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國公,咱家都看到萬歲爺偷偷地擦眼淚了,是高興的,真得!幾十年的建虜叛亂,終于平定了,萬歲爺高興著呢!不過不知道為什么,還去了一趟景山,只要干爹陪著,下山的時候,兩人的眼睛都是紅紅的。”
“萬歲爺獻俘太廟,大赦天下,然后把這些奴酋都活剮了!那一天,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放了鞭炮,就像過年一樣的,真得,非常地喜慶!”
“京師上下,都在等著國公凱旋!這不,萬歲爺知道國公回來了,特意遣咱家到山海關來接國公。”
“萬歲爺和司禮監并內閣六部商議了三天三夜,商議給有功將士封賞,特別是給國公封賞的事兒。”
“……”
聽著王二彪興奮地敘說著各種見聞,張明偉只是微笑著,并不說話。只是聽到有些事情的時候,便會轉頭看向朱媺娖,和她對視時會心一笑。
比如說,崇禎皇帝帶著王承恩上了景山。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遠在江南的太子之外,也就只有張明偉和朱媺娖知道這是為什么了。
雖然說,崇禎皇帝在景山上吊,表面上是因為李自成攻進了京師。但是,真要說起來,建虜在遼東的造反,卻是更為主要的原因。
如果不是建虜在遼東造反,以至于朝廷耗兵耗錢耗人在這個遼東的無底洞,那這些年來的天災**說不定就沒有那么激烈,局勢很可能會比較緩和,流賊之亂到底會不會最終成氣候都是兩說!
大明朝最大的動亂之源被撲滅,從此以后,能把財力物力從遼東這個無底洞從解脫出來,這絕對是非常值得慶祝的事情。
什么亡國,什么上吊,更是成為不可能的事情。身為當事人的崇禎皇帝,想要去上吊的地方再坐坐,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說商量封賞都商量了三天三夜,張明偉其實也明白,估計更多的是對他的封賞,成了一個大難題。
雖然王二彪并沒有說,商量的最終結果是什么。不過看他這么恭敬地在恭維自己,那結果肯定也差不了。
但是,張明偉對此其實在心中是早有主意的,因此也壓根沒有在意崇禎皇帝商量出了什么結果!
………………
這一日,當張明偉所在的軍列到達通州的時候,通州這邊,便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
不是說鞭炮有多響,而是放鞭炮的實在太多了。以至于煙霧彌漫,非常地嗆人,讓張明偉覺得很是無語。
“大明萬勝!大明萬勝……”
一聲聲興奮的高呼,在鞭炮聲后響徹云霄。
軍列并沒有停,繼續往京師而去。王二彪笑著對張明偉說道:“這都是小菜,國公到了京師便能知道咱家所言非虛。皇上也在火車站等著國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