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面積太大,人口太少,是遼東省的一個特點。
為此,他并沒有往北拓展,只是重點恢復沈陽、遼陽、海州、錦州、寧遠這些原本就是熟地的民生。
俘虜的幾萬建虜勞力,經過這幾年的高強度建設,死了一大半。
不過也是如此,從京師到沈陽的蒸汽火車,就沿著原有的官道鋪設通車了,這讓他非常的感慨,這真得是太不容易了!
修建鐵路,最主要的是遇到河流時候的問題。但是,因為有水泥和鋼鐵,使得架橋這個事情變得簡單了許多。
國公當年拿出水泥配方的時候,他是見證者,真是由于水泥配方的公布,不斷地改進,才能及時用上適合水中修建橋墩的水泥。
至于煉鋼,就更不用說了,同樣是國公的意思。
還有,遼東這邊,從前兩年開始,大面積的種植土豆,還真別說,這種土豆就適合在遼東種植,一下就解決了遼東這邊的溫飽問題,就是有一點不好,天天吃土豆,都快吃吐了。
朝廷的國策也有照顧遼東省這邊,不斷地有人口擁入。特別是廢除賤籍之后,很多原本的賤籍百姓,想要真正擁有房子和土地,當一個真正的大明百姓,便紛紛跑到了遼東這邊。
他們的選擇,甚至都讓朝鮮省的巡撫魏藻德都向朝廷抗議,說朝鮮一直沒人,請求加大優惠之策,以便吸引關內百姓能向朝鮮遷移。
對此,左應選才不會在意。畢竟遼東比起朝鮮,有太多的優勢了。
此時的他,注意力都在鋪設的電話線上。
遼東這邊沒有竹子,因此鋪設電話線就只能用瓷管,然而,這個不但成本高,而且還容易破碎,鋪設的工程一直不理想。
讓左應選沒想到的是,前不久朝廷傳來消息,說有一種新型材料可以用于鋪設電話線,遼東這邊原本的瓷管電話線停工,準備優先用新型材料來鋪設電話線。
這讓左應選很是期待,如果有了電話機的話,和朝廷聯系就方便太多了。
這一日,他正在想著,底下就有人來稟告,說北方索倫人來了,帶著禮物,要向大明臣服,請求歸附。
一聽這話,左應選便立刻想起興國公交代的事情,當即一笑,便吩咐道:“傳令給劉文秀,之前說好的事情,時間到了!”
隨后,他便接見了索倫來使。
說實話,桂古達爾來到南方之后,特別是到了沈陽,便被這里的繁華給驚呆了。他感覺帶來的部族最好禮物,都有點拿不出手,對于此行能否成功,一下子便心中沒底了。
結果讓他沒想到的是,左應選很和藹地接待了他,收下了他的禮物不說,并且還笑著對他說道:“你們原本就屬于大明奴兒干都司管轄,如今有難,朝廷自然不可能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