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節喜歡戶外運動。
可能從小在山區農村長大的緣故,在眾多的戶外運動中,他更喜歡爬山和走路。
從小在老家生活,到后來在杭州讀大學,工作的時候,周圍大大小小的的山,他基本上都去爬過。
走路,逼格一點講就是現在正流行的所謂“徒步”。
因為自己的這個愛好,也有自己在上海人生地不熟,想結交幾個朋友的意圖,所以在來上海的時候,王有節就有選擇性的搜素加入了幾個這樣戶外徒步組織的微信群。
閑下來的時候,他也會在這些微信群里看看,偶爾的插上幾句話。
不過大都數的時間,他都在潛水,看別人怎么說。
觀察了有一段時間,王有節對這些微信群里面的水深水淺就基本上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根據自己的判斷去蕪取精。留下來的最后這幾個微信群,他自己認為還是相對比較靠譜的。
可是上海這邊基本上沒有一座像樣的山,加之自己業余時間緊張,所以他很久都沒有去爬過山了。
佘山和自己在泗涇住的宿舍不遠,只有一站地鐵的距離。
上禮拜天去人民廣場相親角,回來后就一直心情不太好,加上這一段時間工作開展也不是很順利,還有今天的挫折等等因素,王有節當時不知道怎么想的,就順手在這條微信上點了一下,表示自己愿意參加。
可是------,想到明天還要繼續加班呢?!
點完后,他又想了想,決定還是放棄這次徒步。
不過,這時候要刪除已經來不及了。
組織方馬上發過來一長條消息,一是確認,二是告知明天早上在西佘山大門口集合的時間,另外還交代了一些其他要注意的事項。
實際上,只要和群主招呼一聲,說自己剛才點錯了,不去其實也可以。
但是,王有節再想了想,最后決定將錯就錯,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是的啊。這大半年來,自己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很少有能完整休息哪怕一天的機會。那----,明天的這次徒步,就算是給自己的一些補償吧。”他心里這樣想。
小組的其他人都已經開始吃月餅。
王有節放下手機,看他們一圈,問道:“好吃嗎?”
吳得利笑笑,說:“咳,還是五仁,和去年的一樣。”
“月餅有什么好吃的?只是現在肚子餓了,充充饑而已。”
-------
耐心聽他們說完,王有節笑了笑,站起來說道:“這樣,你們也不要整天在單位愁眉苦臉了,我決定明天給大家放一天假,都好好著休息休息。”
靜音了好一會兒,大家反應過來,高聲一致叫好。
倒是周姐有些擔心,問:“老王,項目上我們本來時間就很緊張的?!”
“沒事,磨刀不誤砍柴工嘛。”王有節想了想,說,“讓自己頭腦暫時放空,說不定一個好的創意反而就會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