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全家人開始吃年夜飯。
飯桌上準備有兩種酒,一是自己家釀的土米酒,一是別人送的安吉特有的紅曲酒。
王有節看向父親。
“今天過年,就喝喜慶的吧。”父親坐下來呵呵笑道。
王有節給父親酒杯里倒滿紅曲酒,然后給母親和自己也倒了小半杯。
母親笑了笑,說:“今兒個你可以陪著你爸爸多喝一點。”
吃飯的時候,母親不斷地往王有節碗里夾菜,不一會兒飯碗里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王有節對著母親笑了笑,邊吃邊問:“今天舅舅家怎么不來我們家里過年了?”
父親丟進嘴里一顆花生米,只喝酒,微笑著不說話。
王有節在農村的親戚,父親這一系,自己是一脈單傳第三代。而母親這一系,還有一個舅舅和小姨。他們兩家都相隔不遠,都在隔壁的自然村,大概三里路多一點,走過去也不到二十分鐘。
三姐妹里,母親老大,加上因為父親是當地小學的校長,算是有一定的聲望,所以往常年景都是舅舅家來王有節家里過大年。在王有節的印象里,這么多年好像就從來都沒有變被動過。
“你真不知道?”母親看看自己兒子,笑道:“阿蕓這次帶她在杭州的男朋友回來了呀。”
阿蕓是舅舅家的女兒,全名叫做周蕓。舅舅有兩個孩子,還有一個兒子,正在杭州念大學,大二。
王有節的這個表妹阿蕓,要比他年紀少上很多,差不多6歲。在縣里讀完職業學校,現在杭州的一家服裝廠打工。
“你看看,阿蕓都帶男朋友回家了,兒子你呢?什么時候也把女朋友帶回來,讓爸爸媽媽見識一下的啊?”
王有節低頭吃菜,不作聲。
父母親自然早就知道了王有節在上海相親的所有事情。為這些事,老兩口平時沒有少和遠在上海的大姨媽,還有姑媽聯系。
“怎么一說到這個事情,兒子你就不響了,我們可都是認真問你的呀?”
王有節抬頭,苦笑著說:“我大老遠回家來,你們不應該是先問問我工作和生活的嗎?”
母親笑笑,說:“做父母的,到了兒女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關注的重點自然就是兒女的終身大事了,這有啥好奇怪的?!”
王有節不響。
過會兒,母親笑了笑,盯著王有節說道:“這次你回來還有兩件事,兒子你要答應老媽我的。”
王有節正在啃大骨頭,抬頭看向母親。
母親說:“是這樣,你難得回來一次,我們老早就拜托你小姨張羅了,春節期間想要你和隔壁鄉的一位小姑娘相親的。”
王有節馬上表示堅決反對。
他想了想,說道:“大概年初四,我有幾個杭州的同學和同事要過來玩的。之后我就和他們一起去杭州,順便就回上海了。所以在家里的時間,其實只有這三天,我還想好好陪陪老爸老媽你們的呢?”
母親還要繼續往下說,父親打斷了她的話,端起酒杯和兒子小碰了一下。
實際上,對自己兒子在上海相親的狀況,還有兒子在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老兩口還是比較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