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母會不會大男子主義?
他的生長環境會不會大男子主義?
他們以后會不會結婚?
會不會要嫁到外地去?
會不會讓我女兒做很多家務?
過年會不會都看不到我女兒?
會不會在外地生活得不幸福?
這種焦慮是我在上海這么多年,從上海女生相處過程中一點點體會到的,也是我在老家的堂妹找了個外地男朋友被家里人反對,我旁觀了全過程中體會到的。
找相同地域的配偶,是很多家長化解一系列焦慮的快捷方式,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男生家長。
比如我媽第一次聽說我找了上海女朋友,基本上就是想打死我的態度。
作者:淡定的兔子
鏈接: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個人覺得破解之道核心應該是:
經濟基礎+生涯規劃+三觀匹配
以上三點如果都能依次解決,并讓雙方父母知曉并理解,傻子父母才反對你們倆在一起。
家里能給一定的經濟支持在上海立足是前提
真心愛上海想在這座城市結婚生子度過余生是進階
理解對方的生活習慣,并互相認同是最終奧義
我覺得把上海替換成任意其他城市也是同理。
題主的目標就是在某個城市與某個人共同生活,且兩邊的家庭都能融洽相處。
就必須有付出巨大努力的覺悟。
巨大的努力指的是忽悠完自己爸媽忽悠對方爸媽,吵吵鬧鬧,拼鈴乓浪,用各種方式將上述三點信息用心傳遞給對方父母,自己父母。過程艱辛自不必說,不然怎么考驗你們倆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