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成想,現在看來,做出這個決定真是萬幸。
幸虧今天沒穿那雙鞋,要不然讓布禮看到,不知道自己該做如何解釋了。再者說,就算是布禮心里沒有想法,也不能保證徒步的驢友們就沒有人不去聯想的。真要是那樣的話,搞不好就真的是自己弄巧成拙了。
夏日炎熱。從清涼地鐵口出來,一陣令人窒息的熱風就撲面而來。
王有節吃差不多,看了看天氣,又看了看布禮,說:“這么熱的天氣,太陽很大的啊。”
布禮知道王有節想說什么,笑道:“你放心好了。阿拉背包里有皮膚衣,再大的太陽也應該沒問題的。再說了,今天我不僅已經在家里涂過一次防曬霜,另外還帶了滿滿一瓶全新的,這次肯定管夠。”
路邊上有垃圾桶。王有節丟掉手里剩下來的垃圾,看向布禮,搓搓手說:“要不要幫忙,你的包我來給你背著好了。”
“這還像是一句人話。”布禮朝王有節笑笑,說道:“不過,我不像你想的那樣嬌氣,好伐!我這個背包就不勞您大駕了。”
不遠處就是申崇2線的始發站。
這次組織的東平森林公園徒步活動,本來是有一些群友有自己開車直接過去的,其中大部分都有多出來的空位,總體來說,基本上能照顧到這次參加活動但沒有自己車直接過去崇明島的所有驢友。
不過王有節和布禮觀點一致,覺得既然是徒步活動,并且市區去崇明島的交通還算比較方便,只不過是相對要多花上一些時間而已,那么,全程從頭至尾自己規劃和體驗去的路線,何嘗又不是一次徒步精神的發揮?!
于是兩人約定在科技館見面,然后坐申崇2線,經長江隧橋到陳家鎮,再轉南裕線至東平森林公園景區。
這里面,其實還包含有王有節的一個小心思:這一趟公交線路,基本上橫穿大半個上海,算是對上海又多了一次了解和認識的機會。
公交車經過長江隧橋的時候,眼前的景象不僅讓王有節大開眼界,也給他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上海長江隧橋,是上海長江大橋、上海長江隧道的統稱,為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隧橋結合工程。全長25.5公里,采用“南隧北橋”方案,即市區往崇明島方向,先以以隧道形式穿越長江口西南港水域,長約8.95公里,然后再以橋梁形式跨越長江口東北港水域,長約16.65公里。
特別是長江大橋,就建在萬里長江的入海口,氣勢宏偉,非常壯觀,堪稱萬里長江第一橋。
大橋212米高的“人”字形橋塔,據稱,這在以往的橋梁上還從來沒有使用過。流暢的橋面從主塔腰際穿過,簡潔流暢而受力合理的塔形,充分體現了力與美的一種完美結合。
大橋的一邊是長江,另一邊是大海。從公交車里放眼望去,滔滔長江水和一望無際的海面盡收眼底。
這是王有節第一次在上海看到真正的長江,和長江的入海口。
崇明,因水而生,長期以來卻也為水所困,三島“孤懸”于上海其他區域之外。布禮解釋說,滄海桑田,曾經“燈火闌珊處”的“后進生”崇明,也因為有了這座長江隧橋,自此真正駛入了發展“快車道”。
中間幾次倒車。好在一路上兩人互相照顧,背的東西也不太多,在規定的時間終于順利抵達東平森林公園的正大門口。